ID: 22501178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四章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第3节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课件+学案+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04-2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93次 大小:9932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3节,练习,学案,课件,模型
    [A级———基础达标练] 1.(多选)关于电子的发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 B.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具有一定的结构 C.电子是第一种被人类发现的微观粒子 D.电子的发现,比较好地解释了物体的带电现象 解析:选BCD。发现电子之前,人们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有一定的结构,B正确;电子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微观粒子,C正确;物体带电的过程,就是电子的得失和转移的过程,D正确。 2.(多选)关于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的内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是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 B.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 C.原子的正电荷和负电荷全部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内 D.原子核半径的数量级是10-15 m 答案:BD 3.物理学家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  ) A.提出了原子的葡萄干蛋糕模型 B.确认在原子内部存在α粒子 C.认定α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是受到电子的作用 D.认识到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内 解析:选D。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为: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而被反弹回来。卢瑟福根据该实验现象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汤姆孙提出原子的葡萄干蛋糕模型,故A错误;由上分析可知,故B、C错误,D正确。 4.卢瑟福在解释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时,不考虑α粒子与电子的碰撞影响,这是因为(  ) A.α粒子与电子之间有相互斥力,但斥力很小,可忽略 B.α粒子虽受电子作用,但电子对α粒子的合力为零 C.电子体积极小,α粒子不可能碰撞到电子 D.电子质量极小,α粒子与电子碰撞时能量损失可忽略 解析:选D。α粒子与电子间有库仑引力,电子的质量很小,α粒子与电子相碰,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所以α粒子和电子的碰撞可以忽略,A、B、C错误,D正确。 5.当α粒子穿过金箔发生大角度偏转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α粒子先受到原子核的斥力作用,后受原子核的引力的作用 B.α粒子一直受到原子核的斥力作用 C.α粒子先受到原子核的引力作用,后受到原子核的斥力作用 D.α粒子一直受到库仑斥力,速度一直减小 解析:选B。α粒子与金原子核带同种电荷,两者相互排斥,故A、C错误,B正确;α粒子在靠近金原子核时斥力做负功,速度减小,同理当α粒子远离金原子时斥力做正功,速度增大,故D错误。 6.(多选)卢瑟福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解释是(  ) A.使α粒子产生偏转的力主要是原子中电子对α粒子的作用力 B.使α粒子产生偏转的力是库仑力 C.原子核很小,α粒子接近它的机会很小,所以绝大多数的α粒子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 D.能产生大角度偏转的α粒子是穿过原子时离原子核近的α粒子 解析:选BCD。原子核带正电,与α粒子之间存在库仑力,当α粒子靠近原子核时受库仑力作用而偏转。 7.如图所示,电子以初速度v0从O点进入长为l、板间距离为d、电势差为U的平行板电容器中,出电场时打在屏上P点,经测量O′P为Y0,求电子的比荷。 解析:由于电子进入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沿电场线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满足 Y0=at2==eq \f(eUl2,2dmv) 则=eq \f(2dY0v,Ul2)。 答案:eq \f(2dY0v,Ul2) [B级———能力增分练] 8.如图所示的是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图中的显微镜可在圆周轨道上转动,通过显微镜前相连的荧光屏可观察α粒子在各个角度的散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在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