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01947

1.4.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一素养提升学案

日期:2025-04-03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47次 大小:11115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4.,物理,升学,素养,必修,选择性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一素养提升学案 第一章 动量守恒定律 1.4.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目标】  1.明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思路。 2.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3.知道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实验探究】 一、实验原理与方法 在一维碰撞中,测出相碰的两物体的质量m1、m2和碰撞前、后物体的速度v1、v2、v1′、v2′,算出碰撞前的动量p=m1v1+m2v2及碰撞后的动量p′=m1v1′+m2v2′,看碰撞前、后动量是否相等。 二、实验器材 方案一:利用气垫导轨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气垫导轨、数字计时器、天平、滑块(两个)、重物、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 方案二:利用斜槽滚球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斜槽、小球(两个)、天平、复写纸、白纸等。 三、实验过程 方案一:利用气垫导轨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滑块的质量。 2.安装:正确安装好气垫导轨,如图所示。 3.实验:接通电源,利用配套的数字计时装置测出两滑块各种情况下碰撞前后的速度(①改变滑块的质量;②改变滑块的初速度大小和方向)。 4.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方案二:利用斜槽滚球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球的质量,并选定质量大的小球为入射小球。 2.安装:按照如图甲所示安装实验装置。调整固定斜槽使斜槽底端水平。 甲         乙 3.铺纸:白纸在下,复写纸在上且在适当位置铺放好。记下铅垂线所指的位置O。 4.放球找点:不放被撞小球,每次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某固定高度处自由滚下,重复10次。用圆规画尽量小的圆把所有的小球落点圈在里面。圆心P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5.碰撞找点:把被撞小球放在斜槽末端,每次让入射小球从斜槽同一高度(同步骤4中的高度)自由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重复实验10次。用步骤4的方法,标出碰后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M和被撞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N。如图乙所示。 6.验证:连接ON,测量线段OP、OM、ON的长度。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最后代入m1·OP=m1·OM+m2·ON,看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成立。 7.整理:将实验器材放回原处。 四、数据处理 方案一:利用气垫导轨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1.滑块速度的测量:v=,式中Δx为滑块挡光片的宽度(仪器说明书上给出,也可直接测量),Δt为数字计时器显示的滑块(挡光片)经过光电门的时间。 2.验证的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 方案二:利用斜槽滚球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验证的表达式:m1·=m1·+m2·。 五、误差分析 1.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装置本身是否符合要求。 (1)碰撞是否为一维。 (2)实验是否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如气垫导轨是否水平,两球是否等大。 2.偶然误差:主要来源于质量m1、m2和碰撞前后速度(或水平射程)的测量。 六、注意事项 1.前提条件:碰撞的两物体应保证“水平”和“正碰”。 2.方案提醒: (1)若利用气垫导轨进行验证,调整气垫导轨时,应注意利用水平仪确保导轨水平。 (2)若利用平抛运动规律进行验证: ①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 ②入射小球每次都必须从斜槽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③选质量较大的小球作为入射小球; ④实验过程中实验桌、斜槽、记录的白纸的位置要始终保持不变。 3.探究结论:寻找的不变量必须在各种碰撞情况下都不变。 【实验素养提升】 类型一 实验原理与操作 【典例1】(2023浙江温州重点高中期中联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末端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已知入射小球A和被碰小球B的质量分别为、。 ①本实验中,要求满足的条件不必要的是_____(填选项前的序号)。 A. 斜槽轨道必须是光滑的 B. 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是水平的 C. 入射小球每次都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无初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