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01971

2.2 简谐运动的描述--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一素养提升学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5次 大小:10803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简谐,运动,描述,高中,物理,选择性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一素养提升学案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一素养提升学案 第二章 机械振动 2.2 简谐运动的描述 【核心素养目标】 物理观念 1.知道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频率和相位的概念,理解全振动。 2.知道周期和频率的关系。 科学思维 知道简谐运动的表达式,掌握表达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科学探究 通过实例观察探究测量物体振动周期的方法。 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观察了解有关简谐运动的物理量,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知识点探究】 知识点一 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 1.振幅 (1)定义: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叫作振动的振幅。用A表示,国际单位为米(m)。 (2)物理含义:振幅是描述振动幅度大小的物理量;振动物体的运动范围是振幅的两倍。 2.全振动 一个完整的振动过程,称为一次全振动。不管从哪儿作为开始研究的起点,振动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总是相同的。此时,位移、速度第一次同时与初始状态相同,即物体从同一方向回到出发点。 3.周期(T)和频率(f) (1)周期T: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要的时间。单位:秒(s)。 (2)频率f:物体完成全振动的次数与所用时间之比。单位:赫兹,简称赫,符号是Hz。 (3)周期T与频率f的关系式:T=。 4.相位 在物理学上,我们用不同的相位来描述周期性运动在各个时刻所处的不同状态。 知识点二 简谐运动的表达式 1.表达式:简谐运动的表达式可以写成 x=Asin或x=Asin 2.表达式中各量的意义 (1)“A”表示简谐运动的振幅。 (2)“ω”是一个与频率成正比的物理量,叫简谐运动的圆频率。 (3)“T”表示简谐运动的周期,“f”表示简谐运动的频率,它们之间的关系为T=。 (4)“t+φ”或“2πft+φ”表示简谐运动的相位。 (5)“φ”表示简谐运动的初相位,简称初相。 (6)简谐运动的位移表达式与计时时刻物体所在位置有关。 【温馨提示】 1.相位ωt+φ是随时间变化的一个变量。 2.相位每增加2π就意味着完成了一次全振动。 【考点探究】 考点1 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 如图所示为理想弹簧振子,O点为它的平衡位置,其中A、A′点关于O点对称。 (1)振子从某一时刻经过O点计时,至下一次再经过O点的时间为一个周期吗? (2)先后将振子拉到A点和B点由静止释放,两种情况下振子振动的周期相同吗?振子完成一次全振动通过的位移相同吗?路程相同吗? 提示:(1)不是。经过一个周期振子一定从同一方向经过O点,即经过一个周期,位移、速度均第一次与初始时刻相同。 (2)周期相同,振动的周期取决于振动系统本身,与振幅无关。位移相同,均为零。路程不相同,一个周期内振子通过的路程与振幅有关。 1.振幅与位移、路程、周期的关系 (1)振幅与位移:振动中的位移是矢量,振幅是标量。在数值上,振幅与振动物体的最大位移相等,在同一简谐运动中振幅是确定的,而位移随时间做周期性的变化。 (2)振幅与路程:振动中的路程是标量,是随时间不断增大的。其中常用的定量关系是:一个周期内的路程为4倍振幅。 (3)振幅与周期:在简谐运动中,一个确定的振动系统的周期(或频率)是固定的,与振幅无关。 2.对全振动的理解 (1)全振动的定义:振动物体以相同的速度相继通过同一位置所经历的过程,叫作一次全振动。 (2)正确理解全振动的概念,还应注意把握全振动的四个特征。 ①物理量特征:位移(x)、加速度(a)、速度(v)三者第一次同时与初始状态相同。 ②时间特征:历时一个周期。 ③路程特征:振幅的4倍。 ④相位特征:增加2π。 【命题角度1】  根据运动过程分析物理量 【典例1】 如图所示,将弹簧振子从平衡位置下拉一段距离Δx,释放后振子在A、B间振动,且AB=20 cm,振子由A首次到B的时间为0.1 s,求: (1)振子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