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充市初中道德与法治集体备课组 第一单元 少年有梦 第一课 开启初中生活 1.1 奏响中学序曲 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一部分“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部分:“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主动锻炼个人心理品质,磨砺意志,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 课程标准中“国情教育”部分对应的课程内容:“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进行合理的生涯规划,坚定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奋斗的信念。” 二、课时教材分析 第一课导语阐明了本课的核心观点:初中阶段是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蕴藏着自我发展的无限可能。进入初中,每个学生通过不断尝试与努力,让自己的初中生活过得丰富多彩、更有意义和价值,收获成长的喜悦。 本课时围绕认识初中生活展开,从认识层面对初中生活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旨在带领学生进入人生发展的新阶段,了解初中生活与小学生活的不同,适应新环境,认同新身份,开启新生活;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初中阶段对人生的价值,珍惜中学时光;学会把握新生活中的机遇,积极迎接挑战,促进自我发展。 三、学情分析 对于刚刚步入中学校门的学生而言,中学阶段是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的开始。此时的他们,具有既幼稚又成熟、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内心活动是极其丰富的,也是复杂多变的。一方面,从主观愿望来看,他们对新生活充满新奇和期待,希望自己能尽快融入新生活中,使自己的中学生活有一个良好的开始;另一方面,从客观现实来看,学生需要面对初中生活范围逐渐扩展带来的变化,需要处理新生活中日益增多的各种关系。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初中阶段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如何面对初中生活的各种可能与挑战? 五、核心素养目标 (1)道德修养:通过名人案例,了解他人中学时代的生活经历,体会中学时代的独特价值和意义,热爱初中生活。 (2)健全人格:知道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新的要求,激发完善自我、确立新目标的内在动力,努力塑造新形象。 (3)责任意识:知道作为新时代的少年,要志存高远,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中学生。 六、设计意图 本框主要阐述了如何认识初中生活这个问题。本节课采用活动加议题的教学方式,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设计现场采访、探究思考等活动让学生体会角色变化的意味,同时了解中学时代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本节课设置三个议学环节子议题一:新征程———初中生活“新在哪”?子议题二:新认识———初中生活“特在哪”?子议题三:新挑战———初中生活“如何过”?层层递进, 七、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 播放视频:尊敬的旅客你好,由小学开往幸福方向的列车途经中学站,请你收拾好回忆,整理好心情,带上知识与才华,准备下车,感谢你的配合,祝你旅途愉快! 设计意图:采用乘坐人生列车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2)课堂要求 (3)自主学习:3分钟 (4)新课讲授 子议题一:新征程———初中生活“新在哪”? 议学情境一:畅谈初中生活 学生1:我现在有了一个新身份———中学生,我感觉自己长大了,长高了,结交了好多新同学,学习科目明显增多,有很多新面貌呢! 学生2:对,这是一个新的开始,我想成为超级学霸,早日加入共青团呢!我喜欢我的班级、我的同学、我的老师、我对初中生活充满了期待! 【议学任务】结合情境以及亲身体验,说说和小学相比,你觉得初中有什么变化?你认为这些变化给你带来什么新机会呢? 学生:科目不同,小学主要是语数外,来了初中要学好多科呢!还有老师很严厉…… 【设计意图】学生畅谈变化,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与期待,主动发现。 【议学小结】1.初中阶段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新的机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