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做到自主可控》 一、教学目标 (一)信息意识 1.让学生了解自主可控技术在个人生活和国家层面的重要性,提高对信息科技自主性和安全性的敏感度。 2.培养学生在使用信息科技时主动关注技术自主性和可控性的意识,能够识别可能存在的技术风险。 (二)计算思维 1.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如网盘服务停止、智能设备更新问题等,培养逻辑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2.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合理的思维方式,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实现信息科技的自主可控,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三)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1.鼓励学生利用在线资源,自主搜索和学习自主可控技术的相关知识,提升数字化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在面对信息科技应用时的创新意识,思考如何以创新的方式保障技术的自主可控。 (四)信息社会责任 1.使学生认识到自主可控技术对于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2.引导学生积极传播自主可控技术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和推广自主可控的信息科技产品。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自主可控技术对个人信息安全和国家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2.能够识别生活中信息科技应用的自主可控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 3.掌握在日常生活中实现信息科技自主可控的基本方法和意识。 三、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法: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理解自主可控的重要性。 2.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3.问题引导法: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4.实践探究法:让学生通过在线搜索资料、填写表格等实践活动,深入了解自主可控技术。 四、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包含与自主可控技术相关的图片、视频、案例等资料。 2.准备相关的故事资料,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自主可控技术研发的故事。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一个因依赖国外软件,软件公司停止服务后导致业务无法正常进行的新闻案例。 提问:“同学们,从这个新闻中,大家能看出什么问题?如果我们在生活中使用的信息科技也遇到类似情况,会怎么样呢?” 学生:观察案例,思考问题,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表达自己的初步想法。 教师总结:“依赖他人技术可能导致风险,只有‘自主可控’才能保障安全!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做到这一点。” (二)知识讲解 在线社会中,我们越来越多地使用信息科技解决问题。在享受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确保技术使用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也非常重要。 讲解课本中 “网盘服务被停止” 和 “智能设备需重买”的案例,提问:“欢欢遇到了什么问题 如果是你,会怎么解决?”引导学生分析欢欢遇到的问题以及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 学生思考后举手回答,提出“备份到多个地方”“用U盘保存”等方法。 提问:“欢欢遇到这些问题,给我们在使用信息科技时带来什么启示呢?” 给出自主可控的概念解释,结合“小知识”板块,说明对个人而言,自主可控是能根据自身意愿和需求做出选择和决定,同时保护信息安全;对国家而言,自主可控技术是保障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的前提。 (三)深入探讨 1.自主可控的重要性 环节一:案例分析———技术依赖的后果 自主可控对于个人信息安全很重要,那它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呢 以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例,介绍卫星导航系统对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我国研发北斗系统的背景(在 GPS 已广泛使用的情况下,我国仍投入研发)。 提出问题:“为什么我国要付出巨大代价研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如果没有北斗系统,只采用国外的卫星导航服务,会有哪些风险?”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巡视各小组讨论情况,适时给予引导和提示。 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思考问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