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04147

【核心素养】冀少版(2024)生物七下 3.3.2.2体内的气体交换 课件(共24张PPT)

日期:2025-04-04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108733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体内,24张,课件,交换,气体,七下
  • cover
(课件网) 呼吸的过程 第二节 第三章 呼吸系统与气体交换 (冀少版)七年级 下 学习目标 01 第二课时 体内的气体交换 01 学习目标 02 激趣导入 03 实验探究 04 新知探究 05 开眼界 09 板书设计 08 作业布置 07 课堂小结 06 课堂练习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体内气体交换过程,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理解呼吸系统对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分析气体交换过程中气体含量变化,运用逻辑思维和归纳总结的方法,理解气体交换原理。 通过实验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二氧化碳,提升动手操作和实验探究能力。 认识呼吸健康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关注自身和他人健康。 生命观念 科学思维 探究实践 态度责任 01 激趣导入 长时间在封闭的教室里学习,常常会感到头晕。这是大家不断呼吸,使教室里氧气含量减少而二氧化碳含量增多的缘故。为什么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的成分不一样呢 02 实验探究 03 1.实验目标 (1)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含有较多二氧化碳。 (2)尝试用对比的方法分析实验现象。 2.材料用具 澄清石灰水,100毫升小烧杯2个,较大气球2个,硬塑料吸管2根,打气泵1个,细线若干条,记号笔1支。(学科融合: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方法步骤 (1)用嘴将一个气球吹到一定大小,在离气球口约2厘米的部位用细线扎紧,并打活结,用记号笔在吹起的气球上标注A。 (2)用打气泵向另一个气球打入空气,使其与气球A一样大,同样在离气球口约2厘米的位置用细线扎紧,并打活结,标注为气球B。 一、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实验探究 03 (3)将A、B两个气球口部余下的2厘米分别套在塑料吸管上,用细线固定。 (4)取两个烧杯,分别倒入10毫升澄清石灰水。 (5)将套有气球的吸管分别插到两个烧杯底部,同时解开扎紧的气球,将球内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6)观察两烧杯内石灰水的变化。 空气 呼出气体 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 实验探究 03 根据获得的证据思考下列问题。 1.哪个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得更混浊 2.呼出的气体中多出的二氧化碳来自哪里 3.肺泡与血液是如何完成气体交换的 A烧杯澄清石灰水变得更混浊 气体成分 氧气 二氧化碳 在大气中的含量(%) 21 0.03 在呼出的气体中的含量(%) 16 4 资料 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得更混浊,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新知探究 04 气体扩散原理 一种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至平衡,肺中的气体就是以扩散的方式进行交换的 学科融合 最后一排的同学你知道老师喷洒的香水是什么味的吗? 隔这么远为什么最后排同学也能闻到香味? 新知探究 04 二、肺内的气体交换 1.肺泡与毛细血管血液的气体浓度 在呼吸过程中,由于进入肺泡的外界空气中氧的浓度比肺泡周围毛细血管血液中氧的浓度高,而肺泡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又比毛细血管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低。 2.肺内的气体交换 (毛细血管中) 肺泡 毛细血管 红细胞 氧气 二氧化碳 3.气体交换结果 肺泡内的气体完成交换之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气浓度降低,随即被呼出体外。 肺泡 血液 新知探究 04 三、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外界 肺泡 血液 组织细胞 氧气 氧气 氧气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在组织细胞里,有机物不断被氧化分解,释放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红细胞 组织细胞 毛细血管 气体交换意义: 新知探究 04 肺泡与周围毛细血管内的血液、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这样就完成了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呼吸的过程包括肺通气、肺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四个环节。呼吸系统直接参与的是肺通气和肺内的气体交换。 呼吸道是否通畅会影响肺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