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04278

7.1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课件 (共25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3

日期:2025-04-0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8次 大小:53333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4-2025,必修,选择性,政治,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第七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第一框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第一目:归纳推理的含义 第二目:归纳推理的方法 1.归纳推理的含义和分类; 2.了解完全归纳推理的含义、特点、局限性及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含义、特点、意义。 3.掌握因果联系的含义、客观性和探究因果联系的方法。 4.学会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学习目标 2.3 了解推理的类型;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学会归纳推理、类比推理;评析常见的推理错误; 课程标准 课标素养: 科学精神:运用实际事例比较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对归纳推理的认识和认同;通过实际运用因果联系,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树立科学精神。 公共参与:正确运用归纳推理,掌握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科学探求事物因果联系。 预习提纲 1.归纳推理的含义和类型? 2.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的含义、特征? 3.保证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真实可靠的条件是什么? 4.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可靠性的要求是什么? 5.因果联系的含义是什么?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是什么? 归纳推理的含义 第一目 探究与分享 华罗庚曾经讲过这样一个事例。从一个袋子里摸出来的第一个是红玻璃球,第二个是红玻璃球,甚至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都是红玻璃球的时候。我们会立刻出现一种猜想:“是不是这个袋子里的东西全部都是红玻璃球 ”但是,当我们有一次摸出一个白玻璃球的时候,这个猜想失败了。 这时,我们会出现另一种猜想:“是不是袋子里的东西全部都是玻璃球 ”但是,当有一次摸出来的是一个木球的时候,这个猜想又失败了。 这时,我们又会出现第三个猜想:“是不是袋子里的东西都是球 ” 这个猜想对不对,还必须继续加以检验,要把袋子里的东西全部摸出来,才能见个分晓。 华罗庚讲的事例中每个猜想是种怎样的推理方法,它们成立的重要依据是什么 有什么局限性? 简单枚举 归纳推理 根据事物情况多次重复,并且没有遇到相反的情况,由部分情况得出一般性结论。 局限性:一旦发现相反情况,这种推理的结论就会被推翻, 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生活中的农谚 (1)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2)晚上火烧云,明天晒死人。 (3)月亮挂圈,必定变天。 (4)水缸穿裙,出门挨淋。 (5)星星密,雨滴滴;星星稀,好天气。 (6)夏至刮东风,半月水来冲。 (7)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8)蚂蚁搬家,蛇过道,不久雨就到 以不完全归纳的方式形成。 从思维角度看,它是从个别性的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 农谚是我国劳动人民生产和生活智慧的结晶。我国的很多地区都有农谚流传。有的地方就流传这样的农谚,“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正月十五雪打灯,一个谷穗打半斤” 列举几条农谚,想一想它们是如何形成的。 一、归纳推理的含义 通过观察、实验和社会调查等途径搜集有关对象的事实材料,对它们进行整理加工,得到一些个别性或特殊性知识。(如:问卷调查) 2.含义: 这样以个别性或特殊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的推理形式叫作归纳推理。 例:我们摩擦冻僵了的双手,手便暖和起来; 我们敲击冰冷的石块,石块能发出火光; 我们用锤子不断锤击铁块,铁块的温度会升高。 由此可知,物体运动能够产生热。 个别性情况 一般性结论 1.前提: 注意:归纳推理得到的一般结论并不一定正确,还需由演绎推理来验证。所以,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归纳、演绎、再归纳、再演绎,螺旋上升,使理论越来越发展。 3.类型:(1)完全归纳推理 ①含义:它是对某类认识对象中每个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都进行了考察,从而推出该类全部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推理。 ②特征:它的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保真关系,它是一种必然推理。 完全归纳推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