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04411

1.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第2课时)(共25张PPT)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3课件

日期:2025-04-04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467450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4-2025,必修,选择性,生物学,高中,2019
  • cover
(课件网) 第1节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第2课时) (1)菌种: 酵母菌(一类单细胞真菌) ① 分布: 含糖较高的水果、蔬菜表面 ② 代谢类型: 异养兼性厌氧型 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 : (2)酒精发酵原理: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 : C6H12O6 2C2H5OH+2CO2 +能量 酶 C6H12O6+6O2 6CO2+6H2O+能量 酶 ③最适生长温度: 酿酒酵母:28℃; 野生酵母:18~30℃ 1.制作原理 (多种酵母菌) 大量繁殖 产生酒精 (二)制作果酒和果醋 二 制作传统发酵食品 果酒制作原理 ②当缺少糖源时则将 。 ①当O2、糖源都充足时能将 ; 果醋制作原理 (1)菌种: 醋酸菌 ①代谢类型: 异养需氧型 (2)醋酸发酵原理: ②最适生长温度: 30 - 35℃ ③菌种来源: 空气中的醋酸菌或人工接种的醋酸菌 C6H12O6+2O2 酶 2CH3COOH(醋酸)+2H2O+2CO2+能量 C2H5OH+O2 酶 CH3COOH(醋酸)+H2O+能量 糖分解成醋酸 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细菌:原核生物) 醋酸杆菌 C6H12O6 2C2H5OH(酒精)+CO2+能量 酶 2O2 2CH3COOH(醋酸)+2H2O+能量 酶 + 酒精发酵:无氧,28℃(18--30℃) 酒精发酵 → 醋酸发酵 思考:如何在同一装置中既能进行酒精发酵又能进行醋酸发酵? 控制好温度、氧气条件 2 材料用具 发酵瓶 70%酒精 3.方法步骤 器具消毒 将发酵瓶、榨汁机等器具用洗洁精清洗干净,并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晾干备用 取新鲜葡萄,用清水冲洗1-2次,再去除枝梗和腐烂的籽粒,沥干 用榨汁机榨取葡萄汁,将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注意: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盖好瓶盖 酒精发酵 冲洗葡萄 榨汁装瓶 将温度控制在18-30℃进行发酵,在发酵过程中,每隔12h左右将瓶盖拧松一点(注意:不是打开瓶盖),此后再拧紧瓶盖。发酵时间为10-12d. ①70%的酒精的作用: 消毒 去除表面灰尘、污物 冲洗次数多,会减少果皮表面的酵母菌数量 避免葡萄破损,减少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a.为酵母菌提供O2 使其进行有氧呼吸,从而快速繁殖 b.防止发酵过程中产生的CO2造成发酵液溢出 排出发酵过程产生的CO2,防止发酵瓶爆裂 防止杂菌污染 ④为什么去梗前冲洗: ⑤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为何要留有1/3的空间? ⑦拧松但不打开的目的: ⑥每隔12h左右将瓶盖拧松一点的目的: ③为什么葡萄冲洗次数不宜太多? (1)制作果酒 ②冲洗的目的: 醋酸发酵 当葡萄酒制作完成后,打开瓶盖,盖上一层纱布,进行葡萄醋的发酵。发酵温度为30-35℃,时间为7-8d。 果醋检测 果酒检测 可通过从发酵瓶口取样来对发酵的情况进行检测 ⑧如何检测果酒的发酵情况? a.嗅味(闻) b.显微观察酵母菌 c.用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溶液检测橙色→灰绿色(斐林试剂间接判断) ⑨醋酸菌从何而来? ⑩如何检测果醋的发酵情况? a.嗅味(闻);b.观察菌膜的形成; c.检测比较醋酸发酵前后的pH值; d.显微观察醋酸菌并统计数量 打开瓶盖后,空气中的醋酸菌进入发酵液,其他的菌因不适应环境条件(不能利用乙醇)而不能繁殖 (检测是否产生酒精) (2)果醋制作 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分析 充气口 排气口 出料口 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充入无菌空气;制酒时关闭。 排出酒精发酵时产生的CO2;与排气管相连的长而弯曲的胶管,可有效阻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便于取样检查和放出发酵液 填充棉花或者安装其他过滤装置 结构 作用 制作果酒时状态 醋酸发酵时状态 充气口 排气口 出料口 通入空气 短暂打开后关闭 打开,并接入气泵 排出CO2 打开 打开 便于取样监测 关闭 关闭 (1)常见的乳酸菌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  ) (2)酿酒酵母的最适生长温度约为28 ℃(  ) (3)当氧气不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乙酸(  ) (4)制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