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极地地区 1.北极地区: (1)大洋:a北冰洋。 (2)大洲:b欧洲、c亚洲、d北美洲。 2.南极地区: (1)大洲:A南极洲。 (2)大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太平洋。 3.科学考察站:①黄河站、②长城站、③中山站、④昆仑站、⑤泰山站、⑥秦岭站。 考点一 南极地区 读南极地区图和气候资料图,回答1、2题。 1据气候资料图分析,符合南极洲气候特点的是(D) A.甲 B.乙 C.丙 D.丁 2下列术语与南极大陆自然环境特征不相符的是(D) A.“白色荒漠” B.“风库” C.“冰雪高原” D.“世界屋脊” 3我国一艘科学考察船在南极地区乔治王岛(长城站)按地球自转方向绕南极洲海域航行一周,它所经过的大洋依次为(C)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C.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D.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 4在南极洲进行研学活动,可行的项目有(A) ①参观中国南极科考站 ②观察企鹅的生活习性 ③考察南极洲地形特征 ④探访因纽特人的民居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为了解决缺乏新鲜果蔬的问题,南极科考队员尝试建立了智慧温室大棚,实现了“蔬菜自给”。结合南极地区简图,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叙述,正确的是(D) A.泰山站纬度最高 B.秦岭站位于昆仑站的西北方向 C.长城站有极昼极夜现象 D.到中山站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应选在我国的冬季 6在南极地区建设温室大棚需要克服的困难有(D) ①暴雨 ②狂风 ③湿热 ④酷寒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点二 北极地区 近几年“极地游”逐渐成为世界旅游的热点。下图为北极地区略图,完成7、8题。 7北极地区旅游通常选择北冰洋周围的陆地为起点,图中字母A、B、C代表的大洲依次为(D) A.北美洲、亚洲、欧洲 B.欧洲、亚洲、北美洲 C.亚洲、北美洲、欧洲 D.亚洲、欧洲、北美洲 8去北极旅游 7、8 月份最好,以下选项错误的是(C) A.此时为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较高 B.可以看到美丽的极光现象 C.此时北极地区处于极夜时期 D.北极地区处于极昼时期,游览时间长 (2024·青岛期中)“苹果屋”是我国北极科学考察中冰上作业的主要装备,其外观颜色是鲜艳的绿色。“苹果屋”除了用来防御危险,还可存放长期冰站作业科考设备、工具,作业人员也可就地短暂休息。图1为北极地区略图,图2为“苹果屋”景观图。据此完成9、10题。 9下列关于北极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D) A.在黄河站能够看到众多的企鹅 B.纬度高,气温极低,无常住居民 C.常年被冰雪覆盖,有“冰雪高原”之称 D.矿产资源储量丰富 10“苹果屋”外观选用绿色是为了(B) A.与周围森林协调 B.冰雪上容易识别 C.防御严寒与风雪 D.产生清凉的感觉 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填补了中国在罗斯海区域的考察空白。秦岭站是我国在南极继长城站、中山站之后第三个常年考察站,也是新时代我国建成的第一个越冬考察站。下图为中国南极科考站分布图和秦岭站景观图。据此完成11~13题。 11下列有关秦岭站的说法,正确的有(A) ①面向太平洋 ②目前纬度最高的考察站 ③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④位于中山站的西南方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2秦岭站主楼建筑架空离地,最关键的作用是(D) A.通风散热 B.防水防潮 C.防强紫外线辐射 D.防大风积雪掩埋 13秦岭站为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减少对南极环境的影响,建筑内部新能源使用比例达到60%,秦岭站最有可能利用的新能源有(D) 潮汐能 ②太阳能 ③风能 ④核能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24·德州期末)全球的“农业诺亚方舟”建造在斯瓦尔巴群岛冻土地带的岩石山洞中。那里不易受外界气温变化影响,即使在断电状态下也能使种子处于低温环境中,年平均降水量在5mm以下,适宜种子的储藏。该地也是我国黄河站所在地。读图完成14、15题。 14斯瓦尔巴群岛建立“种子库”的优势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