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一中2024-2025-2学期阶段检测试题 高二生物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只交答题卡。 第I卷(共48分) 单选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 脑脊液是由血浆在脑室脉络丛处过滤产生的,是脑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并可经蛛网膜处重新流入静脉。正常脑脊液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压力,对维持颅压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机体脑部受到严重外伤时可能会引发脑水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脑脊液属于细胞外液 B. 脑部受到外伤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蛋白质从血浆进入脑脊液,引起脑脊液渗透压降低,引起脑组织水肿 C. 脑脊液与血浆之间的物质运输是双向的 D. 脑脊液是脑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 失血性休克极易造成无法逆转的损害或死亡,是临床中十分常见的一类急危重症;及时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有重要意义。羟乙基淀粉40氯化钠注射液是一种血容量扩充剂,其中的羟乙基淀粉是一种高分子溶质,能够显著提升血浆渗透压,帮助组织液回到血管中,发挥良好的扩容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K+和Cl- B. 静脉注射羟乙基淀粉40氯化钠注射液可引发组织水肿 C. 内环境中渗透压稳定时,机体一定处于健康状态 D. 组织液渗入血浆的量与组织液渗入淋巴液的量相差较大 3. 养鸡场的鸡有听到饲养员的哨声就会回来吃食物的反射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上述反射的形成无须学习和训练,属于非条件反射 B. 在个体生活过程中,上述反射活动的数量是有限的 C. 大脑皮层参与后天建立的非条件反射 D. 条件反射大大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4. 多巴胺是脑内分泌的一种神经递质,主要负责大脑的感觉、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也与上瘾有关。目前可卡因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吸毒者把可卡因称作“快乐客”。如图为毒品可卡因对人脑部突触间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当多巴胺与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兴奋,此时膜外是负电位 B. 由图可知可卡因的作用机理是与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阻止了多巴胺转运回突触前膜 C. “瘾君子”未吸食毒品时,精神萎靡,四肢无力,体内的某些信息分子含量减少 D. “瘾君子”吸食毒品后,出现健谈现象与吸食者大脑皮层言语中枢H区兴奋性过高有关 5. 1827年,科学家第一次报告了切除蝌蚪甲状腺的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 第一步:处理措施 第二步:饲料喂养 实验结果 甲 摘除甲状腺 正常饲料 长成大蝌蚪,未发育成青蛙 乙 摘除甲状腺 含有甲状腺粉末的饲料 生长发育成正常青蛙 丙 手术但不摘除甲状腺 正常饲料 生长发育成正常青蛙 丁 手术但不摘除甲状腺 含有甲状腺粉末的饲料 发育加速,长成小型青蛙 A. 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摘除甲状腺,因变量为蝌蚪生长发育的结果 B. 甲组与丙组对照说明甲状腺影响幼小动物的生长发育 C. 乙组与丁组对照说明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幼小动物的生长发育 D. 设置丙组与丁组的目的是排除手术外伤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6. 下图曲线表示某人从早餐开始到12时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早餐到9时之间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引起血糖上升 B. 9时-10时之间胰岛素分泌增加,肝糖原和肌糖原合成加快 C. 10时半-11时半之间经过肝脏血管中葡萄糖的含量上升 D. 从早餐到12时有胰岛素、肾上腺素等激素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7. 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b在与病原体接触及辅助性Т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作用下,即可分裂分化 B. ①②⑤都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