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05636

4.1基因突变可能引起性状改变(第二课时)课件(共25张PPT) 2024-2025学年浙科版(2019)高中生物学必修二

日期:2025-04-20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3次 大小:56459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必修,生物学,高中,2019,科版
  • cover
(课件网) 第一节 基因突变可能引起性状改变(第二课时) 第四章 生物的变异 素养目标 概述人工诱变的方法和诱变育种的主要特点。 生命观念 通过收集基因突变在育种上应用的实例,关注生物学社会议题。 社会责任 教学重难点 01 02 基因突变的特点和原因 基因突变在育种上应用的实例 复习导入 缺失 (正常) AACCG TTGGC 替换 插入 ACCG TGGC ATTCCG TAAGGC ATCCG TAGGC 基因突变类型 表现为:碱基对的 插入 缺失 替换 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普遍性 基因突变的特点 基因突变的例子:有角家畜出现的无角品种、玉米的黄粒变白粒…… 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普遍性 基因突变的特点 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个体的任何细胞内,均可发生基因突变。 多方向性 基因突变的特点 染色体某一位置上的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突变成它的等位基因,即A可突变为基因a1、a2、a3...... 灰色基因 黄色基因 黑色 基因 褐色基因 小鼠毛色基因的突变示意图 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频率很低———稀有性 基因突变的特点 基 因 突变率 大肠杆菌的组氨酸缺陷型基因 2×10-6 果蝇的白眼基因 4×10-5 果蝇的褐眼基因 3×10-5 玉米的皱缩基因 1×10-6 小鼠的白化基因 1×10-5 人类的色盲基因 3×10-5 可逆性 基因突变的特点 显性基因可以突变为隐性基因,隐性基因也可以突变为显性基因。例如,果蝇的红眼基因(W)可以突变为白眼基因(w);当然w也可突变为W。 多数有害性 基因突变的特点 任何一种生物都是长期进化的产物,与环境高度协调,若发生基因突变,就可能破坏这种协调关系。如人类的大多数遗传病是基因突变造成的,会严重威胁人体健康。植物中的白化苗会导致植物死亡。但少数植物的抗病性突变、耐旱性突变有利于其生存。 畸形的雏鸭 人类的多指 人类的并指 镰刀形红细胞 有害的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的意义 形成新性状 基因突变 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产生新基因 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对生物体来说,基因突变有的是有害的,有的是有利的,还有的是中性的。 有些因素能提高基因突变概率 哪些因素可能引起基因突变?(外因) 紫外线 病毒(如人乳头瘤病毒) 亚硝酸盐 辐射 黄曲霉素 甲醛 烟雾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生物因素 有些因素能提高基因突变概率 哪些因素可能引起基因突变?(内因) DNA分子复制时发生差错 作用 产生新基因 新性状 结果 表现 DNA 导致 基因内部核苷酸发生改变 内因 碱基对(替换、插入或缺失) 碱基序列 个别密码改变 部分密码移位 遗传信息改变 A a1 a2 ———等位基因 有些因素能提高基因突变概率 物理因素:X射线、紫外线等各种射线 化学因素: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 生物因素:病毒等,它们的毒素或代谢产物 诱变因素 外因 诱发 作用于 基因突变可用于诱变育种 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或高空气球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提高种子变异的频率,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 基因突变可用于诱变育种 种子、幼苗、微生物、某些动物的卵 诱变因素处理 变异个体 筛选 优良个体 诱变因素 物理因素: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 化学因素:亚硝酸、秋水仙素、硫酸乙二酯等 目的:提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频率。 筛选符合人类需求的优良品种或个体,即进行人工选择 育种过程 基因突变可用于诱变育种 优缺点 优点:提高突变概率;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地改良某些生物品种的某些性状;改良作物品质,增强抗逆性 缺点:由于基因突变的多方向性,诱变育种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有利变异少 基因突变可用于诱变育种 特点 在微生物方面,诱变育种的成效极为明显,例如:青霉菌的选育。 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