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06061

【湘教新版】七下7.2《非洲》课时练(第2课时含答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0次 大小:7275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课时,答案,非洲,七下,新版
  • cover
《非洲》课时练(第2课时) (2024·广东学业考)银蚁生活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其生存绝技是能以0.855米/秒的速度在高温天气出巢觅食,被称为“快银”。图( )为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图( )为银蚁分布地区气候资料及银蚁外观图。完成1、2题。 1.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是( ) A.呈半环状分布 B.呈放射状分布 C.南北纵列分布 D.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2.银蚁在觅食时快速移动主要是为了避免( ) A.高温灼伤 B.暴雨淋洗 C.强风袭击 D.低温冻伤 3.非洲“复活草”植株枯萎后,种子可随风流浪数十年,遇水快速生长、开花、结出种子,该植物最可能生长在( ) A.尼罗河三角洲 B.刚果盆地 C.撒哈拉沙漠 D.乞力马扎罗雪峰 读图认识非洲,完成4~6题。 4.图中能够说明非洲是“热带大陆”的信息有( ) ①地形起伏 ②纬度位置 ③气候类型 ④海岸线轮廓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从图中可知( ) A.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气候 B.东非高原是热带沙漠气候 C.南纬3°附近地势西高东低 D.非洲大陆平原面积广大 6.关于地形、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正确的是( ) A.受地形影响,尼罗河自北向南流 B.刚果河流经赤道附近,水量大 C.刚果河比尼罗河水量季节变化大 D.尼罗河比刚果河结冰期长 (2024·重庆期末)电影《上帝也疯狂》讲述了发生在非洲卡拉哈里地区的故事。那里每年有9个月的时间是干旱无雨的,许多动物都因为无法适应这里的环境而纷纷离开。如图是电影《上帝也疯狂》剧照。完成7、8题。 7.通过剧照可知,该地主要人种是( ) A.黑色人种 B.混血人种 C.黄色人种 D.白色人种 8.该故事主要发生在( ) A.亚洲西部 B.非洲北部 C.非洲中南部 D.欧洲北部 非洲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企业在肯尼亚的东北部建设了大规模光伏发电站,电站的修建大大降低了当地清洁能源的价格,如图为非洲主要矿产分布图。据此完成9~11题。 9.撒哈拉以南非洲具有“热、黑、富、高”的特点,对这些特点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热—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B.黑—以黑种人为主 C.富—矿产、生物资源丰富 D.高—出口工业产品,经济收入高 10.肯尼亚发展光伏发电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太阳能资源丰富 ②政府支持 ③降水季节变化大 ④地形平坦开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黑种人蓬松的头发、黝黑的皮肤,主要是为了适应下列哪种自然环境( ) A.气候潮湿炎热 B.太阳辐射强 C.昼夜温差大 D.极昼天数多 (2024·泉州模拟)东非高原上每年有数以万计的角马、瞪羚等食草野生动物在肯尼亚的马赛马拉自然保护区与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之间迁徙。图1示意东非食草野生动物迁徙路线,图2示意马赛马拉和塞伦盖蒂气候资料,读图完成12~14题。 12.塞伦盖蒂和马赛马拉的气候类型都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13.11月至次年3月,东非食草野生动物的迁徙方向是( ) A.由马赛马拉向北 B.由马赛马拉向南 C.由塞伦盖蒂向北 D.由塞伦盖蒂向南 14.这种大规模迁徙的根本原因是该地区( ) A.降水的季节差异 B.地形的空间差异 C.热量的季节差异 D.地势的空间差异 (2024·重庆学业考)2024年1月,小华与父亲前往马达加斯加岛(如图)旅行,在甲地看见了能用粗壮树干蓄水的猴面包树景观,之后来到首都———塔那那利佛附近的森林中,看见了物种古老而独特的狐猴、番茄蛙,完成15、16题。 15.马达加斯加岛至今存在着狐猴、番茄蛙等古老物种的主要原因是该岛( ) A.地形崎岖 B.气候干旱 C.经济落后 D.位置孤立 16.最适宜生长猴面包树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17.《非洲三万里》是作家毕淑敏乘坐蒸汽机列车“非洲之傲”,从南非的开普敦到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后写下的旅行心得。据此,结合非洲气候类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