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拓展测试卷 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 学校 姓名 班级 分数 一、字词乐园(38 分) 1.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6 分) 正(zhēng zhèng)月 处(chǔ chù)境 分(fēn fèn)外 藏(zàng cáng)戏 铺(pù pū)户 传(chuán zhuàn)统 2. 看拼音,写词语(12 分) yuán xiāo biān pào rán fàng qī liáng jì mò kǒng jù fáng yù qīn xí kuān wèi shū jí dǎo méi yàn huì 3. 辨字组词(8 分) - 醋( ) 饺( ) 拌( ) 骆( ) 酷( ) 绞( ) 伴( ) 络( ) 4. 补充词语,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12 分) ( )七八( ) ( )然不同 ( )灯结( ) 能( )善( ) ( )头( )气 ( )精( )神 (1)春节到了,家家户户 ,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 (2)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的精神面貌 。 (3)他一个人待在房间里, 地翻看着旧照片。 二、句子广场(12 分) 1. 按要求写句子(8 分)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用加点词仿写句子) (2)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 (3)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 58 座铁索桥。(缩句) (4)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修改病句) 2. 根据语境,填写合适的语句(4 分) (1)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关于春节的习俗有很多,如 、 等。 (2)当我们浪费粮食时,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 , ”来教育我们。 三、课文回顾(20 分)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4 分) (1)《北京的春节》作者是 ,文章按 顺序,介绍了老北京春节的 ,展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 。 (2)《腊八粥》主要写了 等粥和 粥两件事,其中 是详写, 是略写,这样写的好处是 。 (3)《寒食》一诗中,描写白昼风光的诗句是“ , ” 。 (4)《迢迢牵牛星》中,描写织女织布的诗句是“ , ” 。 2.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6 分) (1)《藏戏》一文重点介绍了藏戏的特点和藏戏的形成过程。( ) (2)《北京的春节》中,作者在描写除夕时,既写了北京除夕的热闹场景,又写了人们的欢乐心情。( ) (3)《十五夜望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 四、阅读理解(15 分) (一)课内阅读(7 分)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1.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 。(2 分) 2. 选段中提到的腊八的习俗有 和 。(2 分) 3. “色味双美”中的“色”指 ,“味”指 。(3 分) (二)课外阅读(8 分) 家乡的春节 我的家乡在潮州,那里有独特的风俗,春节更为热闹。 除夕前一两天,大人们手忙脚乱,买鸡呀,买鱼呀,买鸭呀……孩子们虽然被限制了自由,但他们也没闲着,成群结队到村外的野地里去捉蚱蜢、挖蚯蚓,回来后把它们当作鱼饵钓鱼。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元宵上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