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06927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看图画,写一写(课件)

日期:2025-05-1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9750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课件,一写,图画,习作,单元
  • cover
(课件网) 第二单元 看图画,写一写 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 习作要素 趣味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放过风筝吗?风筝也叫作“纸鸢”,起源于中国,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到了宋代,放风筝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民间娱乐活动。宋代以后,春季放风筝已经成为一种习俗。趁着大好春光,好多人都在放风筝呢! 让我们认真观察下面的图画,将图画的内容详细介绍给大家吧! 习作目标 习作思路 同学们,你们放过风筝或看到过别人放风筝吗? 你们看,暖暖春光下,趁着春风放风筝的人还真不少呢! (出示图画) 爱老师 图画上都有谁? 他们在干什么呢?介绍给大家。 爱老师 我看到图画上有三个小朋友在草地上放风筝。一个男生把风筝高高地 举起来,前面的男生拉着线,正准备跑。旁边还有一个女生,手里捧着一个蝴蝶风筝,正看着那两个男生。 真真 你说得很好。图画上主要有三个小朋友,他们在草地上放风筝。仔细观察,我们就能把主要人物、地点和事件都交代清楚。 爱老师 聪聪 我看到后面有一家三口,小男孩正在放风筝,还有两个大人在不远处站着,正望向风筝,应该是他的爸爸妈妈。 你观察得可真仔细! 图画上除了近处的三个小朋友外,还有远处的一家三口。这就告诉我们在看图的时候,可以先看主要部分,再看次要部分,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来观察。 爱老师 同学们已经把图画上能看到的内容描述清楚了。但是光写这些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发挥想象,想一想,图上的人可能会说些什么,他们的心情怎么样,等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习作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哟! 爱老师 听完了大家的讨论,我想重点写 . 这个画面。 个小朋友放风筝 示例:三 习作框架 名篇引路 风筝(节选) 贾平凹 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开门见山】开篇就写“我们”最大的快乐是做风筝和放风筝,引起下文。 在芦塘里拔几根细苇,再找来几张纸,我们便做起风筝来。 做一个蝴蝶样的吧。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 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作“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我们去放风筝。 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 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 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描写生动】对“我们”动作的描写,体现了“我们”放风筝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快乐。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 从早晨玩到下午,我们还是歇不下来,牵着风筝在田野里奔跑。风筝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了云彩上。 【发挥想象】风筝没有飞多高,但是在“我们”眼中,风筝带着幸福和希望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了云彩上。忽然吹来一阵风,线“嘣”地断了。 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便极快地飞走了。 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一抬头,看见远远的水面上半沉半浮着一个巨大的木轮,不停地转着,将水扬起来,半圈儿水在闪着白光。 那是我们村的水磨坊。“那儿找过了吗?” “没找过,说不定‘幸福鸟’就落在那儿呢。”大家说。 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首尾呼应】开头和结尾都提及“幸福鸟”,表达了“我们”对幸福的憧憬。 名师点评: 文章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既有放风筝时的快乐,又有风筝断线后飞走了的伤心,真实可感. 文章语言朴实,笔调亲切、温馨。 方法一 习作方法 认真看图,找出要素。 本单元的习作是看图写话,要仔细观察这幅图画,看看图画上有哪些人物,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