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2.(4)美洲 商业化 知识点2 1.(1)松江 苏州 景德镇 (2)手工工场 2.(1)商业网络 (3)晋商 徽商 (4)海外贸易 知识点3 3.人地矛盾 【典例解析】 例1 B 例2 A 变式训练 1.A 2.D 【课时作业】 1.B 2.B 【解析】 根据材料“今宗藩之最巨者,不过以财自娱,如江南一富室而已”可知,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是最大的王室成员,他们的财富也不过是像江南的一个富裕家庭一样,仅仅是为了享受财富而已。因此题干材料反映了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繁荣,B项正确。 3.B 4.B 5.C 6.D 7.C 【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唐宋明清时期,手工业发展规模较大,领先世界,反映的历史主题是手工业的巨大成就,C项正确。表格内容不仅仅局限于纺织业,排除A项;题干中主要强调的是各个朝代的手工业成就,并非海外贸易不断发展,排除B项;题干中虽然提到制瓷业,但只是其中的部分内容,不能全面概括表格主题,排除D项。 8.B 9.A 【解析】 根据题干“清朝中期的人口数量和人均耕地面积对比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中期1753年至1851年人口数量逐年增长,人均耕地面积不断下降,说明清朝中期人口增长使人地矛盾突出,A项正确。人多地少并不能说明农业生产恢复,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人地矛盾,不是阶级矛盾,排除C项;人均耕地面积减少是因为人口增长,不是土地兼并,排除D项。 10.(1)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清朝前期,统治者重视发展农业,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2)北京、广州、江宁、扬州、苏州、杭州等。(任举两例即可)晋商。徽商。 (3)耕地面积扩大,人口快速增长;高产作物引进,粮食产量提高;经济作物种植推广,农产品商业化程度加深;手工业和商业发达,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工商业城市繁荣,出现一些大的商帮等。(言之有理即可)第20课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时作业 A组 基础巩固 1.[2023海南]《耕织图》于南宋问世,经明、清两个朝代的帝王不断修订,至清末700余年间,各种版本层出不穷,这种现象反映了 ( ) A.南宋《耕织图》广受欢迎 B.明清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C.明清时期绘画风格有变化 D.清代《耕织图》版本很多 2.[2024聊城]学者王世桢论述明朝社会状况时写道:“今宗藩之最巨者,不过以财自娱,如江南一富室而已。”这一状况主要反映了江南地区 ( ) A. 文学艺术发展 B.社会经济繁荣 C. 市民阶层扩大 D.农业科技改进 3.[2024运城期末]清朝前期可耕土地不断增加,顺治末年为五亿五千万亩,康熙中期增加到六亿亩,雍正初年为七亿二千万亩,乾隆中期七亿八千万亩,乾隆末年达到九亿多亩。其主要原因是清初统治者 ( ) A. 重视发展农业 B.推行垦荒政策 C. 扩大对外交流 D.关心百姓疾苦 4.[2023镇江]下图是清代纺织图。它直观地呈现了清代纺织业生产流程,图中能直接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 清代纺织图 机器生产 B.分工细密 品种多样 D.产品精良 5.[2024肇庆期末]清代前期,城市繁荣,出现了不少财力雄厚的富商,如两淮的盐商,广东的行商和各地的粮商、布商等。这反映了当时 ( ) A.对外贸易发展 B.重农抑商政策失效 C.商业贸易繁荣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6.[2024安阳期末]图表分析是研究历史的主要方法之一。分析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人口史》的“明朝至清朝中期中国人口统计表”,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年代 明洪武26年(1393年) 明万历28年(1600年) 清康熙39年(1700年) 清乾隆59年(1794年) 清道光30年(1850年) 人口数量 0.7亿 1.97亿 1.5亿 3.3亿 4.3亿 A.1794年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 B.明朝比清朝人口增长速度快 C.中国古代的人口一直处于上升趋势 D.清朝前期中国人口快速增长 B组 素养提升 7.图表分析 [2024烟台期末]依据下表的信息分析,下列选项中,最符合该表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