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07773

第2课 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课时练(含答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5次 大小:293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课,唐朝,建立,贞观之治,课时,答案
    第2课 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1.长安 知识点2 1.唐太宗 2.(1)三省六部制 进士科 3.贞观之治 知识点3 2.(1)殿试 3.开元盛世 【典例解析】 例1 A 例2 D 变式训练 1.D 2.B 【课时作业】 1.C 2.B 【解析】 根据题干“‘增损隋律’,制定唐律,尽削前朝‘烦峻之法’,‘用法务在宽简’”和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吸取隋亡的教训,制定唐律,减轻刑罚,B项正确。 3.A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可知,唐太宗的意思是要广开言路,任用贤臣才能知道自己的过错与不足。因此,唐太宗在执政时期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答案选A项。 4.C 【解析】 据题干“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和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制是中央官制,主要是为了加强皇权和提高行政效率,C项正确。 5.B 6.D 7.B 【解析】 根据材料“‘炀’主要有‘虐民’‘怠政’‘好大喜功’之意”可知,隋朝因暴政而亡,唐朝追加杨广为“炀”的谥号,说明其“虐民”“怠政”“好大喜功”,以构建隋亡唐继的合理性,B项正确。唐朝追加杨广为“炀”的谥号,并未看到隋炀帝的功劳,因此不属于客观评价杨广的功绩,排除A项;唐初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训属于方式,不属于目的,排除C项;“虐民”“怠政”“好大喜功”与勤于政事无关,排除D项。 8.C 9.B 【解析】 根据材料“自古男人掌朝纲,谁料女杰作俊贤”“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评价的是一代女皇武则天,在她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在科举考试方面创立了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B项正确。 10.(1)理念:要务本;以人为本;用人要各尽其才;用人注重德才兼备。(任意回答两点即可)盛世局面:贞观之治。 (2)相似之处:重视经济发展,减轻百姓负担;善用贤能之士;完善科举制度(或重视教育)等。(任意回答两点即可) (3)启示: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统治者要重视吏治,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减轻赋税徭役;重视“以德化民”等。(言之有理即可)第2课 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 课时作业 A组 基础巩固 1.[2024秦皇岛期中]以下是小刚同学整理的历史记录,据此可知,他探讨的内容是(C)    太原留守李渊起兵    从太原进攻长安 隋朝政权崩溃 平定割据武装 A.李渊反隋的背景 B.隋末农民起义的影响 C.唐朝建立的过程 D.隋朝二世而亡的原因 2.[2024广东]唐朝建立后,“增损隋律”,制定唐律,尽削前朝“烦峻之法”,“用法务在宽简”。这反映了唐朝 ( ) A.加强吏治整顿 B.吸取隋亡的教训 C.注重经济发展 D.开创三省六部制 3.贞观初年,唐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为此,唐太宗 ( ) 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 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 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4.[2024吕梁模拟改编]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其中“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的制度是 ( ) A.三公九卿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郡县制 教材素材命题P11武则天统治时期,创立殿试,亲自面试考生。她提拔和重用大臣,继续推行减轻百姓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材料意在强调武则天 ( ) A.奢靡腐化,心狠手辣 B.颇有作为,推动发展 C.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D.政治清明,贞观盛世 6.四川省广元市皇泽寺有一副对联:“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该对联表述的是武则天治理国家的 ( ) A.背景 B.措施 C.目的 D.作用 B组 素养提升 7.历史解释 [2024深圳期末]杨广被杀后,李渊(杨广的表兄弟)在长安称帝,并为杨广追加了“炀”的谥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