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07776

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课时练(含答案)

日期:2025-04-0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4次 大小:6105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课,隋朝,统一,灭亡,课时,答案
    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 课时作业 A组 基础巩固 1.读下图,能准确解读该图的一项是 ( )          A.民族大交融 B.从分裂到统一 C.分封制盛行 D.经济重心南移 2.五育·德育 [2024滨州期中]杨坚在开始掌握北周政权的时候,就“大崇惠政,法令清简,躬履节俭,天下悦之”。他做了皇帝以后,更是“勤于为治”。材料中反映了杨坚具有的优秀品质是 ( ) A.勤俭治国,减省刑罚 B.厉行节俭,励精图治 C.爱惜民力,轻徭薄赋 D.知人善任,以民为本 3.[2024湛江期中]隋朝制定“输籍法”,命州县官“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通过全国性大规模地检括户口,核查出大量的隐漏人口。隋朝这种举措 ( ) A.体现了赋役繁重统治严苛 B.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C.反映了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D.表明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善 4.[2023泰州]唐朝杜佑所撰的《通典》中记载:“西通河洛,南达江淮……其交、广、荆、益、扬、越等州,运漕商旅,往来不绝。”材料反映了大运河的开通 ( ) A.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 B.有利于中外经济往来 C.促进了南北地区交流 D.维护了社会秩序安定 5.有学者认为,“它(科举制)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影响的制度”“中国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并持续了约1300年”。材料表明科举制 ( ) A.有利于选拔社会人才 B.可以推动教育发展 C.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D.能够防止政权覆灭 6.[2024岳阳期中]小张同学在参观完隋唐洛阳城遗址后,对隋王朝二世而亡产生了疑惑,为此搜索到了如下描述隋末社会景象的资料,据此可知隋朝末年 ( ) 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 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 ———《旧唐书·李密传》 朝廷腐败 B.民不聊生 C.起义频发 D.经济衰败 B组 素养提升 7.史料实证 [2024山西]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库。经考古发掘(如下图),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这种规模宏大的仓窖,不仅数目繁多,而且库藏巨大,在全国运河地区普遍建立。这些仓窖遗址可用于研究隋朝 ( ) A.国家统一的条件 B.政治制度的创新 C.商业发展的水平 D.财政经济的状况 跨学科·语文 [2024驻马店期末]白居易在《隋堤柳》中写道:“西自黄河东至淮,绿阴一千三百里……上荒下困势不久,宗社之危如缀旒。”与此诗句相关的史实是 ( ) A.“文景之治” B.开通大运河 C.科举取士 D.隋朝的统一 9.历史解释 [2024中山模拟]有学者认为,科举制度是为王朝提供官僚精英的一种手段,这些人依靠王朝而不是依靠高贵的世系和世袭的特权取得地位和权力。该学者意在强调科举制 ( ) A.推动教育发展 B.扩大统治基础 C.维护社会稳定 D.束缚人的思想 10.史料实证 [2024长沙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室虽祚短运促,然其国计之富足,每为治史者所艳称。自汉以来,丁口之蕃息,仓廪府库之盛,莫如隋……在其(隋文帝)末年,天下储积,足供五、六十年。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关于隋朝的一些数据 项目 数据 出处 全国 耕地 开皇九年:1940万顷 大业中期:5585万顷 [唐]《通典·食货》 官仓 储备 洛阳附近的洛口仓及回洛仓,共有3300个地窖,每窖所储粮食多达8000石,合计2600多万石 [宋]《资治通鉴·隋纪》 (备注:开皇是隋文帝年号,大业是隋炀帝年号) (1)根据材料一分析,钱穆对隋代有什么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方面,说明隋代经济的发展。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1.杨坚 2.589 3.(1)币制 知识点2 2.605 3.洛阳 邗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