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08426

6.3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课件(2份打包)

日期:2025-04-02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283818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种群,基因,组成,变化,种的,形成
    (课件网) 6.3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 与物种的形成(2) 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 三、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P112) 实验原理 一般情况下,一定浓度的抗生素会杀死细菌,但变异的细菌可能产生耐药性。在实验室连续培养细菌时,如果向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耐药菌有可能存活下来。 目的要求 通过观察细菌在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 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 三、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P112) 实验步骤 1.用记号笔在培养皿的底部画线,将培养基分为四个区,分别标号。 2.用无菌涂布器将细菌涂布在培养基平板上。 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 三、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P112) 3.①号区域的中央放置不含抗生素纸片和②③④号区域的中央分别放置含有抗生素的纸片。 4.将培养皿倒置于37℃的恒温箱中培养12-16h。 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 三、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P112) 5.观察并测量抑菌圈直径,并取平均值。 6.从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细菌培养,并重复以上步骤。 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 三、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P112) 实验结论 抗生素对细菌有选择作用,抗生素对细菌抑制作用越来越弱。 组别 抑菌圈直径/cm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1 2.26 1.89 1.62 2 2.41 1.91 1.67 3 2.42 1.87 1.69 平均值 2.36 1.89 1.66 讨论: 1.为什么要从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细菌? 2.在本实验的培养条件下,耐药菌所产生的变异是有利还是有害的?你怎么理解变异是有利还是有害? 抗生素能够杀死细菌,在抑菌圈边缘抗生素浓度较低,可能存在具有耐药性的细菌,因此要从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细菌。 利的,取决于所处的环境条件,在本实验环境条件下,耐药性细菌的存活率高,为有利变异。面对不同的主体,应辩证地看待。 讨论: 3.为什么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耐药性不断在增强? 4.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十分普遍。例如,有人生病时觉得去医院很麻烦,就直接吃抗生素;有的禽畜养殖者将抗生素添加到动物饲料中。你认为这些做法会有什么后果?? 滥用抗生素会使病菌的抗药基因不断积累,抗药性不断增强,导致抗生素药物失效。 课堂小结 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生物进化的实质 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种群 基因频率的改变 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 马 牛 驴 Q:它们是同一个物种吗? 马 驴 骡子 + 1.物种: 把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四、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P116) 物种VS种群 ①概念上: 物种是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 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种群是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②范围上: 同一物种可以分布在不同区域,由多个种群构成; ③功能上: 种群是物种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 种群1 种群2 物种 2.隔离: 不同群体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 ①地理隔离:同种生物由于地理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 eg:由于长期地理隔离而没有交配,没有基因交流产生了2个亚种:不同的人种。 ②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的现象。 四、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P116) 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观察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生活着13种地雀。这些地雀的喙差别很大,不同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而在辽阔的南美洲大陆上,却看不到这13种地雀的踪影。 加拉帕戈斯群岛位于南美洲附近的太平洋中,由13个主要岛屿组成,这些岛屿与南美洲大陆的距离为160~950km。 不同岛屿的环境有较大差别,比如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