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08496

8.1 溶液的酸碱性 教学设计 - 2024-2025学年科粤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日期:2025-04-0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4次 大小:732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溶液,碱性,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粤版
  • cover
8.1 溶液的酸碱性 素养目标 1.化学观念:通过阅读教材、科学史实,知道溶液具有酸碱性,知道酸碱指示剂的变色遵循一定规律,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 2.科学思维:通过酸碱滴定实验及pH测定实验,能从变化和联系的视角分析常见的化学现象,初步建立物质及其变化的相关模型,能根据物质的类别和信息提示预测其性质,并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3.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物质的pH测定,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对生产、生活及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提升在解决真实情境问题和完成综合实践活动中展现的能力与品格。 4.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对溶液酸碱度的测定,加强学生对定量实验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教学难点: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况;区分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300多年前,波义耳在做化学实验时不慎将盐酸飞溅到紫罗兰的花瓣上,发现紫色的花瓣变红了。他进而发现紫罗兰花瓣遇其他酸性溶液也都会变为红色,遇碱性溶液则变为蓝色。 思考:能否用紫罗兰花瓣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呢?还有哪些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呢?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区分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提出问题 1.在生活中,你接触和听说过哪些酸和碱? 2.如何确定这些物质是酸还是碱? 讨论交流 阅读教材结合生活、生产讨论归纳。 实验活动 【实验8-1】 溶液 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后的颜色变化 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的颜色变化 稀盐酸 变红色 不变色 石灰水 变蓝色 变红色 实验结论 稀盐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石灰水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蓝色,使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实验8-2】 溶液 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后的颜色变化 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的颜色变化 苹果片 变红色 不变色 稀氢氧化钾 变蓝色 变红色 稀硫酸 变红色 不变色 稀硝酸 变红色 不变色 稀氢氧化钠 变蓝色 变红色 实验结论 1.通过稀氢氧化钾溶液和稀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碱性物质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蓝色,使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的结论。 2.通过苹果片、稀硫酸和稀硝酸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酸性物质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的结论。 酸碱指示剂的概念:像石蕊和酚酞这些能跟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 归纳总结 以投影形式展现,可配适当图片或视频。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色。 提出问题 生活中除了紫罗兰,某些红色或紫色的花瓣和果实的汁液是不是也可以作指示剂呢?你能设计一个方案试试吗? 家庭小实验 自制酸碱指示剂 实验步骤 采料 提液 实验 收集不同颜色的花瓣和紫甘蓝叶,取适量分别研碎 用水和酒精(体积比为1:1)浸泡,过滤,取液备用 将色素提取液分别滴入白醋、石灰水、蒸馏水中,观察颜色变化 编号 花瓣(叶)名称 花瓣(叶)汁的颜色 在酸性溶液中的颜色 在碱性溶液中的颜色 在中性溶液中的颜色 (1) 紫甘蓝叶 紫色 红色 绿色 紫色 (2) 玫瑰花 红色 红色 棕黄色 红色 (3) 胡萝卜 黄色 黄色 黄色 黄色 实验结论 紫甘蓝叶和玫瑰花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而胡萝卜不能作为酸碱指示剂,因为它在酸性、碱性和中性溶液中颜色都没有变化,无法通过颜色变化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探究点二 检验溶液酸碱性强弱的程度 提出问题 下列物质呈酸性还是碱性?哪种更酸?(图片以投影形式展现) 酸碱指示剂可以定性地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有没有定量地测定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即酸碱度)的方法呢? 讨论交流 阅读教材讨论。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