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08513

3.1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课件(2份打包)

日期:2025-04-02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4次 大小:564349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3.1重组,DNA,技术,基本,工具,课件
    (课件网) 3.1 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 一、基因工程(P70) 1.概念 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通过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制品。从技术操作层面看,由于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因此又叫重组DNA技术。 2原理:基因重组 ①减Ⅰ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 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 ②减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一、基因工程(P70) 3.发展过程 1944年,艾弗里等人通过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不仅证明了遗传物质是DNA,还证明了DNA可以在同种生物个体间转移。 1961年,尼伦伯格和马太破译了第一个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截至19666年,64个密码子均被破译成功。 1970年,科学家在细菌中发现了第一个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 1972年,伯格首先在体外进行了DNA的改造,成功构建了第一个体外重组DNA分子。 1982年,第一个基因工程药物-重组人胰岛素被批准上市。基因工程药物成为世界各国研究和投资开发的热点。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并提出了遗传物质自我复制的假说。 1967年,科学家发现,在细菌拟核DNA之外的质粒有自我复制能力,并可以在细菌细胞间转移。 20世纪70年代初,多种限制酶、DNA连接酶和逆转录酶被相继发现。这些发现为DNA的切割、连接以及功能基因的获得创造了条件。 1973年,科学家证明了质粒可以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构建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使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成功表达,并实现了物种间的基因交流。至此,基因工程正式问世。 1985年,穆里斯等人发明PCR,为获取目的基因提供了有效手段。 1.3 传统发酵技术 思考·讨论:基因工程(P70) 理论基础 1.DNA的基本组成单位相同(都是四种脱氧核苷酸) 2.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DNA分子的空间结构都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理论基础 1.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构与功能单位 2.遗传信息传递都遵循中心法则 3.生物界几乎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重组DNA技术所需的三种工具 “分子手术刀” 准确切割DNA分子 “分子缝合针” “分子运输车” 将DNA片段连接起来 将体外重组好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 限制性内切核酸酶 DNA连接酶 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 二、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分子手术刀”(P71) 1.概念 切割DNA分子的工具是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简称限制酶。 2.来源 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 3.种类 迄今分离的限制酶有数千种。(ps:是一类酶而不是一种酶) 二、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分子手术刀”(P71) 4.命名 EcoRⅠ Escherichia coli 属名(大写) 种名 (小写) 属名的头一个字母 种加词的头两个字母 大肠杆菌的R型菌株分离来的 R型菌株中分离出来的第一种限制酶 二、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分子手术刀”(P71) 5.作用 ⑴识别双链DNA分子的特定核苷酸序列, ⑵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磷酸二酯键断开。 还记得磷酸二酯键在哪吗? 磷酸二酯键 磷酸二酯键 简化 简化 —AGTC— —TCAG— 5’ 3’ 3’ 5’ 识别序列: ⑴概念:限制酶所识别的序列,呈现碱基互补对称。 大多数限制酶的识别序列由6个核苷酸组成。少数限制酶的识别序列由4个、8个或其他数量的核苷酸组成。 ⑵特点: ①都可以找到一条中(心)轴线 ②中轴线两侧的双链DNA上的碱基是反向对称重复排列的,称为回文序列。 正向读与另一条链反向读的碱基顺序完全一致 EcoRⅠ限制酶 5' 5' 3' 3' SmaⅠ限制酶 5' 5' 3' 3' 5’ 3’ 5’ 3’ 中轴线 eg:EcoRⅠ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为 从5’→3’方向的识别序列均为GAATTC,并切断G和A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eg:EcoRⅠ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为 从5’→3’方向的识别序列均为GAATTC,并切断G和A之间的磷酸二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