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为什么这些细菌会发出不同颜色的荧光? 因为在它们的体内导入了荧光蛋白的基因。 最早被发现的荧光蛋白是 绿色荧光蛋白 改造 黄色荧光蛋白 及其他颜色的荧光蛋白 这些荧光蛋白在细胞内生命活动的检测、肿瘤的示踪研究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 如何改造蛋白质? 3.4 蛋白质工程的原理和应用 一、蛋白质工程的概念(P93) 1.概念 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改造或合成基因,来改造现有蛋白质,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基础 操作手段及对象 结果 目的 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第二代基因工程,是涉及多学科的综合科技工程。 Q1:为什么不能用基因工程技术让细菌发出黄色荧光? 自然界中存在的荧光蛋白只有绿色荧光蛋白,不能通过基因工程,获得黄色荧光蛋白。 Q2:基因工程的实质是什么?有什么局限性? ①实质:基因工程是将一种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使后者可以产生它原本不能产生的蛋白质,进而表现出新性状。(基因重组) ②不足:基因工程原则上只能生产自然界中已存在的蛋白质。(天然蛋白质是生物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符合特定物种生存的需要,却不一定完全符合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1.3 传统发酵技术 思考·讨论 二、蛋白质工程崛起的缘由(P93) 1.缘由 ①基因工程原则上只能生产自然界中已存在的蛋白质; ②天然蛋白质是生物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符合特定物种生存的需要,却不一定完全符合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二、蛋白质工程崛起的缘由(P93) 2.举例:提高玉米赖氨酸含量 赖氨酸合成 调控 达到一定浓度 两种酶的活性 352位的苏氨酸变成异亮氨酸 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 天冬氨酸激酶 + 104位的天冬酰胺变成异亮氨酸 赖氨酸含量 抑制 提高 提高 限制 提高 提高5倍 提高2倍 二、蛋白质工程崛起的缘由(P93) 2.举例:提高玉米赖氨酸含量 天冬氨酸激酶 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 第352位: 苏氨酸 异亮氨酸 变成 第104位: 天冬酰胺 异亮氨酸 变成 三、蛋白质工程的基本原理(P93) 1.目标 根据人们对蛋白质功能的特定需求,对蛋白质的结构进行设计改造。 2.实质 通过改造或合成基因,来定向改造现有蛋白质或制造新的蛋白质。 Q:为什么蛋白质工程改造基因而不是直接改造蛋白质? ①蛋白质的高级结构十分复杂,直接改造难度大。 ②蛋白质是由基因编码的,改造了基因可以间接 改造蛋白质。 ③基因可以遗传,蛋白质无法遗传。 三、蛋白质工程的基本原理(P93) 3.基本思路 ①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②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③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④找到并改变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或合成新的基因→⑤获得所需要的蛋白质。 目的基因 转录 翻译 多肽链 折叠 蛋白质 (三维结构) 行使 生物功能 预期功能 设计 推测 改造或合成 mRNA 逆中心法则,与天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相反 构建蛋白质三维结构: 借助计算机 获得蛋白质晶体: 晶体学技术 分析晶体的结构: 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 碱基的替换: 基因的定点突变技术 1.3 传统发酵技术 思考·讨论 Q1:如果已经推测出多肽中的氨基酸序列,那么推测出的基因中的碱基序列是否唯一呢?说明你的理由。 不唯一,因为一个氨基酸是由一个或多个密码子决定,因此获得的基因总的碱基序列有多种。 Q2:确定目的基因的碱基序列后,怎样才能合成或改造目的基因? 可以人工合成目的基因,或应用基因定点突变技术来进行碱基的替换等进而改造基因。 1.3 传统发酵技术 思考·讨论 丙氨酸 苯丙氨酸 色氨酸 谷氨酸 赖氨酸 丙氨酸(GCU、GCC、GCA、GCG)、色氨酸(UGG)、赖氨酸(AA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