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09963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第七课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课时1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课件+学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9868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基本,课件,历程,建设,法治,我国
    (课件网) 课标内容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3.1 简述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1.了解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2.明确法的本质、起源和发展规律。 3.简述新中国法治建设成就。 1.政治认同:坚持依法治国,认同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2.法治意识:生活中要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 必备知识梳理案 1 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1.法律的产生: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_____的产物。 2.法律的功能:法律体现着_____的意志,是实现_____的工具,它既维护公共管理秩序,也保障正常的_____。 历史阶段 统治阶级 国家职能 社会生活 3.法律的发展历程 (1)在古代社会,法律确认和保护人剥削人的_____,特权阶层常常凌驾于法律之上。 (2)近代以来,法律的地位和权威不断提升,法律面前_____逐渐成为现实,_____代替了人治,成为一种全新的国家治理方式。 等级制度 人人平等 法治 (3)我国古代法律的发展历程 辉煌的 历史 中华法系_____,中华法系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法律文明,古老的中国为人类法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曲折的 历程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为了改变国家和民族的苦难命运,一些 仁人志士试图将近代西方国家的法治模式移植到中国,以实现_____的梦想。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他们的努力最终归于失败 源远流长 变法图强 提醒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制定成文法;西汉时期强调礼法结合;唐朝形成较为完备的封建法典。 拓展 夏、商、周时期的古籍《尚书》最早记载了中国法制内容;春秋时期的史籍《左传》和《国语》最先使用“法制”一词。 二、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础 1.法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在阶级社会中,法反映的是该社会中在经济上、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_____和_____。 2.法的决定因素 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_____决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与人类生存相关的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_____因素。 根本利益 共同意志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决定性 3.法的历史类型:奴隶制法、封建制法、_____和_____。 4.法的特征 (1)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_____的一种社会规范。 名词点击 社会规范:指调整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则,主要包括法律规范、道德规范、职业规范等。 (2)法是由国家_____的社会规范。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 (3)法是由国家_____保证实施的具有_____的社会规范。 资本主义法 社会主义法 社会关系 制定或认可 强制力 普遍约束力 5.法的职能 ①法的政治职能:指法维护一定_____的作用。 ②法的社会职能:指法管理一定社会_____的作用。 6.社会主义法的性质:我国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_____和_____的体现。 阶级统治 公共事务 根本利益 共同意志 三、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1.原因 (1)一国的法治总是由该国的_____和_____所决定并与其相适应的。 (2)_____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人民的主张、理念,也是中国人民的实践。 (3)在____的领导下,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国情 社会制度 依法治国 党 2.成就 (1)形成了以_____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拓展 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步走向成熟,进一步坚定了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宪法 (2)_____ 和_____水平不断提高。 (3)_____ 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