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12065

4.1走向生态文明学案 (含答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

日期:2025-05-02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5次 大小:3078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必修,选择性,地理,高中,2019
  • cover
4.1 走向生态文明学案 【预习新知】 知识点一 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 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1)采集渔猎时代(原始社会) ①生产力低下并且发展缓慢,人类 的能力微弱,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 ②人类与环境保持着一种原始的平衡关系,人类对环境 又依赖。 (2)农业社会时期 ① 有了很大提高,耕作和灌溉技术的发展,使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人口开始迅速增长。 ②人类开始大规模地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与环境的 性明显增强,环境遭到破坏。 ③人类对人地关系开始有了朴素的科学认识。 (3)工业社会时期 ①人类利用和 的能力空前增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人口数量急剧增加,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 ②大量的资源开发利用和废弃物排放,使人与自然的 越来越尖锐。 ③资源、环境问题对国家安全乃至人类生存与发展已构成现实威胁。 (4)不同社会阶段的生产方式、资源基础、环境问题、人与自然关系都不尽相同。每一个新的社会阶段的出现,都源于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并伴随着人地关系的演变。 (5)现代 ①改变不可持续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走 道路,由工业文明向 转变。 ②生态文明意味着人与自然是 ,人类既要开发利用自然,也要遵循 ,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将生态文明建设与 、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明确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知识点一 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 1.改造环境 既崇拜 生产力水平 对抗 改造自然 矛盾 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 生命共同体 自然规律 2.经济建设 社会建设 知识点二 生态文明下的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生态文明的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 资源与环境安全观 强调:资源、环境安全的本质就是寻求自然环境服务的 和服务效益最大化的平衡。 两大要求 ①应在地球资源、环境所允许的边界内, 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 ; ②应避免资源安全和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 和国际安全构成威胁。 保障资源、环境领域的国家安全 根本: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以 建设为目标,变革发展模式。 主要途径 ①推进 的绿色化,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 ②推进 的绿色化,加快形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知识点二 生态文明下的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2.可持续利用 避免 威胁 区域稳定 3.生态文明 生产方式 产业结构 生活方式 【巩固训练】 (一)巩固训练 生态福利=福利水平/自然消耗,是衡量社会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指标之一。下面图1示意江苏省2017年生态福利空间分布,图2示意2007—2017年江苏省(苏南地区、苏中地区、苏北地区、全省平均)生态福利变化趋势。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2中表示苏北地区生态福利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曲线④生态福利持续上升的原因是( ) A.经济持续增长 B.承接产业转移 C.提升城镇化水平 D.实施生态修复 【小题3】江苏省提升生态福利的有效策略是( ) A.承接传统产业,加快产业升级 B.优化能源结构,治理生态环境 C.改善居住条件,增加居民收入 D.调整生育政策,释放人口红利 生态效率是经济增长与环境影响的比值,其核心就是通过最少的资源损耗和最低的环境污染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结合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长三角部分城市 2008 年 ~2019 年生态效率平均值统计表 城市 上海 南京 杭州 连云港 嘉兴 黄山 生态效率平均值 1.00 0.89 0.96 0.69 0.53 1.00 【小题1】下列与生态效率存在正相关的是( ) A.经济发展水平 B.第二产业所占比重 C.对外开放程度 D.科学技术水平 【小题2】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