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12656

7.1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练习

日期:2025-04-0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3次 大小:7238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我国,法治,建设,历程,练习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1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一、单选题 1.鸦片战争后,一些仁人志士试图将西方国家的法治模式移植到中国,以实现变法图强的梦想,但最终无不以失败告终。这表明( ) ①法治建设应符合本国的历史和国情 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③移植他国法治模式,往往难以适应本国国情 ④中华法系独树一帜,无法汲取现代法律文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③:鸦片战争后,一些仁人志士试图将西方国家的法治模式移植到中国,以实现变法图强的梦想,但最终无不以失败告终。这表明法治建设应符合本国的历史和国情,移植他国法治模式,往往难以适应本国国情,①③正确。 ②:材料强调的近代基本国情是什么,而是强调法治建设应符合本国的历史和国情,②与题意不符。 ④:“无法汲取现代法律文明”的表述太过绝对,与实际不符,④排除。 故本题选B。 2.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中华优秀法律文化,影响深远。比如“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共也”———《汉书·张释之传》。这说明( ) A.法律体现着天子与天下的意志 B.法治成为政治生活的主导思想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成为了现实 D.法是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答案】D 【详解】A: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不能体现天下的意志,A排除。 BC:在古代社会,特权阶层常常凌驾于法律之上;近代以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成为了现实,法治代替人治,成为一种全新的国家治理方式,材料主要强调法律的普遍约束力,BC排除。 D:“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共也”意思是法律是天子和全国人民都要共同遵守的,体现了法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D正确。 故本题选D。 3.党的百年奋斗史贯穿着党团结带领人民为争取人权、尊重人权、保障人权、发展人权而进行的不懈努力。下列属于我国十八大以来的人权历史成就的是( )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的问题 ②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 ④领导转变政府职能,建成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型政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详解】①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的问题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属于我国十八大以来的人权历史成就,①③符合题意。 ②: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②不符合题意。 ④: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4.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报告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实施情况。报告指出,自2016年种子法修订特别是2021年修订后健全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来,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认真贯彻实施种子法,扎实推进种业振兴行动,推动现代种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这( ) ①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发展我国种业 ②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的最高监察机关 ③有利于促使相关各级国家机关严格依法办事 ④说明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①:材料反映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执法检查,体现的是监督权而非决定权,①排除。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不是我国的监察机关,②错误。 ③:促使相关各级国家机关严格依法办事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的意义,③符合题意。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体现了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5.2024年3月9日,经过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各代表团认真审议建言,全国人大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