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13177

第三单元 第20课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日期:2025-04-0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00次 大小:2460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三,单元,20课,明清,时期,社会经济
    第20课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目标导学】 1.了解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及人口增长的基本状况,思考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了解自然环境、社会发展与人口增长的辩证关系(唯物史观) 【知识建构】 基础自主落实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思考:结合右侧图片及教材,完善明清时期发展农业的措施及影响。 方面 措施 影响 政策 明太祖实行轻徭薄赋、 的政策;明朝还组织大规模的移民屯田 对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赋税 明朝对全国土地进行核查,编制土地文册,作为 的依据。清朝延续了这一做法 使得税收更加公平合理,也增加了政府的 粮食 作物 明朝引进了原产于美洲的玉米、 、花生等作物。清朝继续改进种植技术,改良 使 大幅度提高 经济 作物 棉花、甘蔗、烟草、茶叶、药材,以及花卉、水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农产品 程度进一步加深 历史解释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思考:结合右侧史料列举明朝和清朝前期手工业发展的具体表现。 (1)明朝: 逐步从南方向北方推广。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手工业生产基地。松江是棉纺织中心,苏州是丝织业中心, 是制瓷中心。 (2)清朝:清朝前期,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行业,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 。 2.商业的发展 (1)商贸繁荣:形成了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 ;中国经济成为全球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2)商帮兴起:出现了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商帮,如山西商人组成的 ,江南徽州府商人组成的 。这些商帮的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史料实证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明神宗实录》卷三六一 三、人口的增长 思考:清朝前期人口增长的原因有哪些 人口快速增长有何影响 1.原因: (1)清朝前期,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 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 (2)赋税政策的变化。 2.影响:中原地区人口快速增长, 日益突出,大量人口流向边疆地区,开荒垦田,发展生产,极大促进了边疆的 。 唯物史观 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达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摘自《中国历史》七下 素养探究实践 【情境创设】   中国的人口调查有近4000年的历史,留下了丰富的人口史料。现代意义的人口普查,是从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的。从1949年至今,我国分别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与2020年进行过七次全国性人口普查。 【任务驱动1】读数字归纳原因 材料一 古代人口统计数据的真实性程度比较低,一方面是由于技术手段落后,另一方面是由于官员舞弊、豪强荫蔽、人口逃亡,国家存在大规模“漏户”“逃户”,这种现象在国家控制力弱的时期尤为明显。只有到后世,明代的“一条鞭法”、清代的“摊丁入亩”层层推进,户籍政策与赋税制度渐行渐远,不再需要交纳人口税,人口不需隐匿,古代人口统计数才更加接近真实。 ———摘编自段培华《古代人口统计数字背后的“玄机”》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后期人口统计数更接近真实的原因。(3分) 【任务驱动2】看表格指出变化 材料二 明清时期每个粮农的平均产粮数 时期 粮食总产量(万斤) 粮农人数(万人) 每个粮农平均产粮数(斤) 万历年间 17 160 174 2 635.9 6 510 乾隆中期 28 907 438 4 108.1 7 037 乾隆晚期 30 129 882 6 025.1 5 001 (2)阅读以上表格,根据粮食总产量与粮农人数的变化趋势,说一说二者有什么关系。(2分)并根据所学知识指出隐含的问题。(1分) 【任务驱动3】赏名图说说价值 材料三 清代画家徐扬于1759年完稿的《姑苏繁华图》(姑苏即苏州,局部) (3)分析《姑苏繁华图》对研究“明清人口增长”这一主题的史料价值。(2分) 学业分层评价 【A 达标自测】 1.[史料实证]《清世祖实录》载:“察本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