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14057

2.1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 课件(36张)

日期:2025-10-2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9次 大小:448971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生态,脆弱,地区,发展,黄土,原地区
  • cover
(课件网) 第一节 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1、说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范围。 2、结合图表数据,分析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的原因。 3、归纳总结黄土高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4、学会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一般的思路和方法。 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 生态脆弱地区是指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稳定性较差、抵御外来干扰和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较弱、易于发生生态退化且难以自我修复的区域。 面积大 类型多 分布广 1.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一、黄土高原地区的脆弱生态 活动:结合教材24页图2-1-3和对黄土高原概况的描述,明确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太行山脉 长城 秦岭 日月山 黄 土 高 原 位于我国内陆腹地,黄河中上游地区和海河上游地区 1.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一、黄土高原地区的脆弱生态 40°N 35°N 110°E 105°E 1.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一、黄土高原地区的脆弱生态 青海 甘肃 宁夏 陕西 山西 河南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呈波状下降 2.黄土高原位置特征 二、黄土高原地区的脆弱生态 探究:黄土高原位置的过渡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黄土高原 植被: 农业生产方式: 地形: 气候干湿地区: 过渡性位置 3.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的原因 一、黄土高原地区的脆弱生态 降水集中在夏季,强度大,多暴雨 (一)气候较为干旱 3.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的原因 一、黄土高原地区的脆弱生态 (二)黄土土质疏松 自西北向东南,黄土颗粒逐渐变细 3.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的原因 二、黄土高原地区的脆弱生态 黄土是一种第四纪(Q 260万年前至今)时期因风力搬运、堆积作用而形成的黄色粉土状堆积物,常与基岩不整合接触。 黄土化学成分中SiO2、Al2O3、金属氧化物、碳酸盐类的含量相对较高。 3.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的原因 二、黄土高原地区的脆弱生态 黄土以细粉沙为主,空隙多,土质疏松,有明显的垂直节理性,遇水易分散,抗冲、抗侵蚀性弱,容易导致水土流失。 (二)黄土土质疏松,具有明显的垂直节理性 节理,岩石或沉积物中的裂隙,指岩石裂开而裂面两侧无明显相对位移的小型裂缝,是一种断裂构造。 3.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的原因 一、黄土高原地区的脆弱生态 黄土梁:长条形的黄土高地 黄土塬:在古地面上由黄土堆积而成的大面积平坦高地,未被流水侵蚀 3.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的原因 一、黄土高原地区的脆弱生态 黄土峁,指单个的黄土丘陵。峁的横剖面呈椭圆形或圆形,顶部有的为平顶,略呈穹起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3.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的原因 一、黄土高原地区的脆弱生态 (三)地表形态沟壑纵横 3.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的原因 二、黄土高原地区的脆弱生态 (四)环境破坏后难以恢复 1.水土流失严重 二、脆弱生态影响区域发展 中国的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k㎡,在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东北黑土地区、南方红壤丘陵地区、西南喀斯特山区等都有水土流失发生。 而黄土高原是我国甚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每年输入三门峡以下的泥沙达16亿吨,使河床每年淤高10cm。如果堆成宽、高各1米的土堆,可以绕地球27圈多。 指土壤在水的浸润和冲击下,其结构发生破碎和松散,随水流动而散失的现象。 【P28活动】 1.分析脆弱生态是如何导致水土流失的? 2.水土流失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分别是什么? 不合理的开矿 过度樵采 工程建设 降水集中 多暴雨 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速大 土质疏松 水土流失 耕地减少 贫困 过度开垦 人口增加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恶性循环 植被稀少 人类不合理活动 地质灾害频发 2.自然灾害易发 二、脆弱生态影响区域发展 黄土高原平均年干旱日数在60天以上 旱灾、洪水、冰雹、虫害、暴雨、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