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14093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课件(共26张PPT)

日期:2025-04-0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3次 大小:65979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2课,大一统,王朝,巩固,课件,26张
  • cover
(课件网) 新课导入 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 他是中国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 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他开创了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时期 他是《沁园春·雪》“惜秦皇汉武”中的“汉武” 同学们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开创了西汉鼎盛时期,开拓疆土198万平方公里,做到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至此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大汉国威,传遍四海。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历史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新课标:通过了解西汉“削藩”和尊崇儒术,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通过汉武帝的大一统,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 学习目标 1.掌握汉武帝在政治、思想、经济方面采取的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2.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局面的目的与影响。 (唯物史观) 3.感知汉武帝为维护国家统一所做出的努力,认识维护和巩固国家的统一是中华民族长期的任务。(家国情怀) 概念解读:大一统 “大一统”所涵盖的范围比“大统一”要广得多,不仅是地域上的统一,更是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秦朝确立 汉朝巩固 秦始皇 汉武帝 一、削弱地方势力 (一). 西汉初期政治形势: 郡县制 分封制 郡国并行制 1.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 【探究学习】汉初郡国并行制带来了怎样的政治影响? 材料1:吴有豫章郡铜山,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 ———《史记 吴王濞列传》 材料2:淮南王长废先帝法,不听天子诏,居处无度,出入拟于天子,擅为法令…… ———《史记 孝文本纪》 相关史事 刘邦建立西汉后,分封了一些诸侯王。随着经济的发展,诸侯王的势力也膨胀起来。汉景帝采纳大臣晁错的建议,削夺诸侯王的封地。吴、楚等七国举兵叛乱,对抗中央。景帝派大军平叛,经过三个月的战争,平定了七国之乱,并借机收回了诸侯王的军政权力,使中央对全国的统治得到加强。 材料:(豪强地主)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占有财产的人骄奢放纵,有的豪强地主,靠着势力横行于乡里。)。———《史记·平准书》 一、削弱地方势力 (一)、 西汉初期政治形势: 2.地方豪强兼并土地,欺压百姓,有的还依附王公贵族。 2.地方豪强兼并土地,欺压百姓,有的还依附王公贵族。 1.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 这两股势力成为危及国家统一的离心力量。 政治上: 一、削弱地方势力 主父偃 推恩令内容: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他子弟作为侯国,皇帝制定封号,划归临近的郡管辖。 诸侯国土 封土分一次 封土再分 措施1:为解决王国问题实施“推恩令”。 结果: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①方法缓和,不费一兵一卒,削弱诸侯国势力。 ②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对皇帝感恩戴德,也不会再反抗中央。 妙 措施2:削爵、夺地、除国,镇压叛乱。 你送来的贺礼太薄, 对朕不敬,削你的爵位! 一、削弱地方势力 材料1: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以诸侯王所献助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为借口而夺爵,被夺爵者占列侯总数的一半。 ———《史记》 材料2:不少诸侯王因“骄淫失道”,而被除国,如燕王刘定国与文康王姬通奸、夺弟妻为姬及杀人等罪,被主父偃告发处死刑而自杀国除。像类似刘定国这样犯罪或谋反而被除国的,还有燕、济川、齐、淮南、衡山、江都等九国。 ———《二十五史简明读本汉书》 措施3:将一些郡国豪强迁往京师一带。 措施4: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 相关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