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14723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语文园地三 课件+教案

日期:2025-04-2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34169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语文,统编,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语文园地三 一、学习目标 1.能回顾、梳理“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具体方法。 2.能分享在日常生活中自主识字的途径及成果,认识“税、档”等7个生字。 3.能按活动的步骤,介绍某一手工活动的过程。 4.能说出句子表达上的特点,并模仿着写一写。 5.积累“文房四宝”等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字词语。 二、课时建议 课时建议:1课时 三、教学过程 亲爱的同学们: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今天,我们仍然和古人一样过着节,仍然用着一千九百年前发明的纸,仍然走在一千四百多年前建造的桥上……我们应该发现身边优秀的传统文化,向世界介绍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做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活动一:内容回顾 诗句伴我行,本单元的古诗和课文你读懂了吗?试着介绍给大家。 活动二:交流收获,词句运用 1.引导学生阅读“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说说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要想把一段话写清楚,一定要围绕一个意思写。只有这样,整篇文章条理才清楚了,思路才理顺了。 2.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大家要多留意哦。 ———税务局 档案馆 咖啡馆 阅览室 废品收购站 农贸市场 3.词句段运用一:口头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 ①读一读,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 ②这个题是仿照例子,用上连续动词,介绍一次手工活动。 ③说一说,小组交流,读读句子,选择什么手工活动介绍。 ④小组代表发言:(板书:连续动词) 示例: 首先,将乒乓球放在布中央,反向包裹,用线紧紧扎起来,布娃娃的头和身子就已经有了雏形。布包裹的乒乓球做为布娃娃的头,用水彩笔在一侧画上布娃娃的眼睛、鼻子和嘴巴,并涂上两个红脸蛋。顶部用黑色的水彩笔画上头发,当然,头发的造型可以自由发挥,想画成怎样的造型,它就是怎样的造型。接下来在布的两侧用剪刀剪两个洞,用剩余的布卷出两个胳膊,分别安装在剪好的两个洞内,并用针线缝制好。然后,用剪刀将白纸剪上两只手,用胶带将手分别粘在两只胳膊下端。最后,再用剩余的布卷两条腿,用线缝好后,安装在身体的后侧,自然下垂即可。 4.词句段运用二:说一说下面的两段话有什么共同特点? (1)小组交流,代表展示,师生评议。 这两段话共同特点: ①都是围绕一个意思写的,先总说后分说。 ②都用到了“有的……有的……有的……”。 (2)仿照这两段文字,写一段话,围绕一个意思去写。 如“操场上真热闹”等。 示例:深秋季节,绚烂的菊花开了,五颜六色,有的是淡绿色,清雅美丽,有的是深紫色,摇曳多姿,有的是桔黄色,灿烂夺目。 活动三:日积月累 1.教师指名学生读日积月累的词语:进行背诵比赛,你发现了什么? (1)什么是文房四宝? (2)什么是雅人四好? (3)什么是中医四诊? 2.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语。 东南西北 酸甜苦辣 喜怒哀乐 吹拉弹唱 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字词语。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三 识字加油站:在生活中识字 词句段运用:动词运用 排比句运用 总分 课文回顾:词语 课文内容(课件网) 语文园地 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元日》描写的节日是( ),你喜欢的节日习俗是( )。 《清明》作者是( ) 代( ),其中的节日习俗是(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最能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活动一:内容回顾 春节 唐 杜牧 扫墓祭祖、踏青郊游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贴春联…… 《纸的发明》:西汉时代人们用( )造纸,东汉时期( )改进了造纸术(四大发明之一)。 《赵州桥》:赵州桥距今已经有( )年历史,赵州桥的特点是( )。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所写的这幅画是《 》,画作的内容是( )。 活动一:内容回顾 麻 蔡伦 一千四百多 坚固、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