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综合评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下表示意某时期我国主要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量在世界上的位次。读表,回答1~2题: 类别 耕地面积 水资源 森林面积 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第4位 第6位 第6位 人均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第67位 第88位 第121位 1.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 A.总量和人均量都丰富 B.总量和人均量都不足 C.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D.总量不足,人均量多 2.针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我们应该做到( ) ①保护耕地,节约粮食 ②节约用水,一水多用 ③大规模开采森林资源 ④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3广东)[资源调配主题]引汉江水入渭河流域的水利工程 ———引汉济渭,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其主体工程秦岭输水隧洞穿越秦岭,沿线山体岩石坚硬,地质灾害频发,施工难度创造多项世界纪录。下图为引汉济渭线路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引汉济渭主体工程施工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 A.输水路线长 B.植被分布广 C.沿途水库多 D.地质条件复杂 4.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利于( ) ①改善渭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②解决黄河流域的缺水问题 ③减轻汉江流域的洪涝灾害 ④缓解渭河流域的缺水状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下图为中国节水标志,其寓意为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动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下列能够体现中国节水标志寓意的是( ) A.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B.大量使用清洁剂 C.大面积种植耗水量大的农作物 D.工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 (2024海南一模)读我国西北某地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图,回答6~7题: 6.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难以利用的土地 7.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该地做法正确的是( ) A.草地———合理控制载畜量 B.林地———陡坡种粮 C.耕地———主要发展水稻种植 D.水域———围湖造田 (2024乐山二模)土豆喜温凉、喜光照。有“中国马铃薯之乡”之称的河北省沽源县人口较少,夏季平均气温17.9 ℃,年日照时数达3 246小时,种植土豆面积超31万亩,土豆产量大、品质上乘。下图为翻收土豆场景照片。据此回答8~10题: 8.依据材料,沽源县出产优质土豆的优越气候条件有( ) A.降水充足 B.终年高温 C.光照充足 D.水源充足 9.该地能进行如照片所示大规模翻收土豆,其优越的自然条件是( ) A.人口众多 B.平坦区广 C.森林广布 D.河流众多 10.为进一步扩大土豆销量,下列措施最恰当的是( ) A.利用网络强化宣传 B.腐烂在田里做肥料 C.大量减少土豆种植 D.大力促进本地消费 (2023广东)[新能源+工业主题]近年来,我国出台了购置补贴、税收减免、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壮大。截至2022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全球的一半以上,推动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绿色转型。据此回答11~13题: 11.促成我国近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是( ) A.政策 B.市场 C.劳动力 D.交通 12.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的生态效益优势在于( ) A.就业机会较多 B.生产成本较低 C.出行效率较高 D.污染物排放较少 13.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意义有( ) ①推动汽车产业升级 ②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③促进国家节能减排 ④解决城市交通拥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24临沂一模)2022年5月20日,全球最大的智慧养殖工船“国信1号”在青岛交付运营。该船以“船载舱养”模式常年游弋在黄海、东海和南海之间,利用深远海优质海水,养殖大黄鱼、石斑鱼、大西洋鲑等名贵鱼种,被称为“移动的海洋牧场”。下图为中国疆域图。据此回答14~15题: 14.我国发展“移动的海洋牧场”的有利条件是( ) A.山区面积广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