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16058

【核心素养】6.1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课件16页ppt+讲课稿+教学设计+微课视频) 北师大版(2024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教学资源

日期:2025-04-19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53次 大小:785950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同步,下册,物理,八年级,2024版,北师大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物质的质量及其测量》讲课稿 说话人1:同学们好,今天咱们一起开启第六章质量和密度的学习之旅。这节课的主题是物质的质量及其测量,在日常生活里,质量与我们息息相关,希望大家跟着老师的节奏,一起探索质量的奥秘。 大家看这张图片,在生活中,咱们去买蔬菜水果的时候,是不是都得先称一称再付款呀?那大家想想,这时候我们称量的到底是什么呢?这就是今天要研究的重点———物体的质量。 来看看这两组图片,水和冰,它们都是由同一种物质组成的,而铁块和木块呢,是由不同物质组成的。其实啊,自然界里所有的物体,不管是看得见的桌椅、书本,还是摸不着的空气,都是由物质组成的。这和我们接下来要学的质量又有什么联系呢?接着往下看。 同学们看这张图片,一根大螺栓,它含有的物质比较多,而一根小螺丝钉含有的物质就少一些。那什么是质量呢?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就叫做物体的质量。在物理学里一般用字母m来表示。比如说一个苹果,它含有一定量的水分、糖分、维生素等物质,这些物质的总量就是这个苹果的质量。 现在老师有个问题,大家看,这块橡皮泥原本是个块状,现在被捏成了蜗牛的形状,那它的质量有没有变化呢?对啦,虽然形状变了,但是橡皮泥所含物质的多少并没有改变,所以它的质量不变。这就说明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变化而改变。 再看这张图片,冰块融化成了水,从固态变成了液态,状态发生了变化,那它的质量变了吗?没错,还是没有变。因为冰块和化成的水所含物质的总量是一样的。这进一步证明,物体的质量也不随它的状态变化而改变。 同学们,嫦娥五号从月球采集了样品带回地球。大家想一想,这些月球样品在月球上和被带回到地球后,所处的空间位置发生了很大变化,那他们的质量有没有改变呢?其实,质量还是不变的,不管在月球还是地球,样品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变。所以啊,物体的质量不随它所处空间位置的变化而改变。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用符号kg表示。除了千克,质量还有其他单位,像吨、克、毫克、微克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吨等于10的3次方千克,1千克等于10的3次方克,1克等于10的3次方毫克,1毫克等于10的3次方微克。比如说1吨就是1000千克,1克就是1000毫克。在生活里,克和千克用的比较多,咱们买零食看包装上的重量,一般就是用克或者千克做单位。吨常用于大型交易或工业领域,比如货车运输货物的重量。毫克和微克等较小的质量单位,在医药、化学和精密科学领域用的比较多,像药品的成分含量可能就会用到毫克、微克。 大家观察一下这几张图片,这是1千克的水,1千克的铁,还有1千克的千克原器,千克原器是人们用铂铱合金制成的,它的底面直径和高都是39毫米,人们把它的质量规定为1千克,现在保存在国际计量局里。通过这些图片,大家对1千克物质有多少是不是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呢? 接下来,咱们看看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看这张图片,一辆大型远洋货船,质量约5吨。再看这个,一个鸡蛋质量约50克。一个成年人的质量呢?大约是50千克。一枚5角硬币,质量约5克。一瓶550毫升的农夫山泉矿泉水,质量约500克。一张邮票质量约50毫克。了解这些常见物体的质量,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建立质量的概念。 同学们,我们再来看看一些物体质量的数量级。宇宙的质量达到10的53次方千克,银河系质量是10的41次方千克,太阳质量为10的30次方千克。地球质量为10的24次方千克,月球质量为10的22次方千克。是不是很惊人?在我们身边,1立方米水的质量是10的3次方千克,成人质量为10的1次方千克,邮票质量为10的 -5次方千克,蜜蜂翅膀质量为10的 -7次方千克。再看看微观的,流感病毒质量为10的 -19次方千克,氧分子质量为10的 -25次方千克,中子质子质量为1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