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16208

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复习课件(共21张PPT)-高一上学期政治统编版必修2 经济与社会

日期:2025-04-05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4951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四,经济,必修,统编,政治,学期
  • cover
(课件网)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按劳分配为主体 按生产要素分配 性质、地位 适用范围、形式 基本内容和要求 分配对象 原因:(必要性+重要性) 含义 形式 意义 原因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怎么做 是什么 为什么 我国分配制度存在的原因 居民收入获得多种途径 树立正确劳动观 个人收入的分配 为什么要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如何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的含义 社会保障的构成与主要内容 社会保障的功能与作用? 怎么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和 第四课重点知识线索 1、我国的分配制度的内容以及原因(熟记并理解) 2、按劳分配为主体(性质、地位、内容和要求、对象、范围与形式、原因)(熟记并理解) 3、按生产要素分配(含义、形式、意义、原因)(熟记并理解) 4、我国居民多种收入获得途径(熟记并理解) 5、劳动的作用以及正确劳动观?(熟记并理解) 6、我国为什么要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背诵) 7、我国如何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背诵) 8、我国社会保障的内涵和主要内容(熟记并理解) 9、我国社会保障的功能和作用(背诵) 10、如何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背诵) 第四课易错知识点归纳 1、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比较 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比较 2、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方分配的区别 4、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的区分 5、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区别 3、居民收入途径区分 (一) 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 (1)是什么: (2)为什么:原因: 按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①根本原因: 生产决定分配,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②直接原因: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决定分配方式。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了分配制度必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③是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生产资料所有制 分配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起决定作用 核心 生产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 产品的分配方式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决定 决定 决定 生产力 (二)按劳分配为主体 1、性质和地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在我国分配方式中居于主体地位; 2、基本内容和要求: 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4、范围和形式:按劳分配在公有制范围内 ①在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单位和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 , 工资、奖金、津贴。(但退休金、福利、社保不是) ②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的职工工资、奖金、津贴。(但退休金、福利、社保不是) ③农村经济中的承包集体的土地、山林、鱼塘里种植和养殖获得的收益。(土地流转收入不是) 3、分配内容:个人消费品,不是国民收入 (1)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必要性: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表现在 前提 生产资料公有制 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低且不平衡(不能按需分配) 直接原因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劳动有差别,劳动是谋生手段)不能平均分配; (2)按劳分配的意义: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提高效率) (2)实行按劳分配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5、为什么要坚持按劳分配? (促进公平) 含义 生产 要素参与分配 劳动要素 在个体、私营、外资企业中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 范 资本要素 储蓄存款利息、股息或股本转让所得、债券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