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必修2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二节 城镇化 地理老师 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与弊。 课标要求: 1、结合地理图表,理解城镇化的概念及标志; 2、结合资料,分析世界城镇化进程的特点及成因,识别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差异。 3、结合资料,理解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学习目标: 地理老师 对比下面两图(图2.11),你会发现,尽管才过3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城市不断涌现,城市数量急剧增多,原有的城市规模持续扩大。你的家乡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现象出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地理老师 一、城镇化的意义 地理老师 1、城镇化的概念及标志 (1)概念 城镇化也称城市化。 一般是指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 地理老师 (2)标志 城镇人口增加 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 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 衡量城镇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 地理老师 图2.12 部分国家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 2、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a.找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万美元的国家。 b.找出城镇人口比例>80%的国家。 地理老师 城镇化与工业化密切相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反映社会的进步。一个国家和地区城镇化的水平,体现其工业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地理老师 3、城镇化的意义 (1)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城镇化有助于推动区域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改善产业结构 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会拉动内需,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地理老师 (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城镇里建筑密集, 人口密度和居住密度大,水、电、天然气等设施集中,可提高土地、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地理老师 (3)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城镇化伴随着污染物的集中排放,同时也便于人们对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提升环境质量,通过平整土地、修建设施、绿化等措施,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地理老师 (4)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城镇里就业机会众多,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不仅为城镇居民,也为乡村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地理老师 二、世界城镇化进程 地理老师 1、世界城镇化进程的时空差异 世界城镇人口比重不到2% 18世纪中叶以前 欧美各国相继经历了工业革命,城镇化开始加快发展 18世纪中叶开始 世界人口增加了70%,城镇人口增加了340%,1900年世界城镇人口比例提高到13.3% 19世纪 尤其是二战以后,世界城镇化的速度、规模、范围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世界城镇人口比例迅速上升,到2019年,世界城镇人口比例达到56%。 20世纪以来 (1)时间差异 地理老师 城镇人口比例/% 时间 0 20 40 60 80 100 初期阶段 中期阶段 后期阶段 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人口向城镇迅速聚集,城镇化推进很快。随着人口和产业向城镇集中,城区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汽车普及后,许多人和企业开始迁往郊区 城镇化水平比较高,城镇人口比例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在有些地区,城镇化地域不断向农村推进,一些大城市的人口和产业迁往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村镇,使大城市人口减少 城镇化进程示意图 地理老师 地理老师 (2)空间差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差异 结合左图和课本35页,分析对比以下问题: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起步时间的早晚?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目前城镇化水平的高低?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目前所处的城镇化阶段? (4)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目前城镇化速度的快慢? (5)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现象及原因? 地理老师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时间 目前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