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16835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第4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课时课件+作业含答案

日期:2025-05-10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66105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电路,人教,4节,作业,课件,课时
    (课件网) 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 第4节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相等 之和 之和 相等 之和 R1+R2+…+Rn 之和 × √ 最大刻度 满偏电流 串联 并联 √ × √ √ √ √ √ √ √ √ √ 个d品 : 21世织纪教痘 2订世看 ,27G2@P 甲 乙 1 I 1 I I I 0 1 2 3 U V V R R A A 甲 乙 1 R3 R2 V 1 I 1 1 I R I O A C b a V Rx A A R a b s V(限时:30分钟) 【合格考练】 1.(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电阻和一根理想导线并联,总电阻为零 B.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的电阻都大于电路的总电阻 C.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电阻增大(其他支路不变),则总电阻也增大 D.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电阻增大(其他支路不变),则总电阻一定减小 解析:选ABC。由并联电路的特点知: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各支路中的任意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要小,且任一支路的电阻增大时(其他支路不变),总电阻也增大,所以A、B、C正确,D错误。 2.一个量程为0~150 V的电压表,内阻为20 kΩ,把它与一个高阻值电阻串联后接在电压为110 V的电路两端,电压表的读数为10 V,则这个高阻值电阻的阻值为(  ) A.100 kΩ         B.200 kΩ C.300 kΩ D.400 kΩ 解析:选B。根据串联规律和欧姆定律,有 I== 代入数据= 解得R=200 kΩ,故B正确,A、C、D错误。 3.两个电阻R1、R2(R1>R2)组成的如图所示的四种电路,其中电路总阻值最小的是(  ) 解析:选B。两个电阻串联时,总电阻最大,故A错误;两个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最小,故B正确;只连接电阻R1或R2时的电阻大于两个电阻并联的总阻值,故C、D错误。 4.R1=10 Ω,R2=20 Ω,R1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 A,R2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10 V。若将它们串联,加在电路两端的最大电压是(  ) A.45 V B.5 V C.25 V D.15 V 解析:选D。本题中R1、R2串联,R1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 A,经计算,R2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仅为0.5 A,则通过串联电路的最大电流以最小的为准,从而求得加在电路两端的最大电压是15 V,故选D。 5.如图所示,电源内阻不计(电源两端电压恒定),已知R1=2 kΩ,R2=3 kΩ,现用一个内阻为6 kΩ的电压表并联在R2的两端,电压表的读数为6 V。若把它接在a、b两点间,电压表的读数为(  ) A.18 V B.12 V C.8 V D.6 V 解析:选B。电压表并联在R2两端时,并联部分的电阻为= kΩ=2 kΩ,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电源电动势为12 V;电压表并联在a、b两端时,测量的是电源的电动势,所以其示数为12 V,故选B。 【等级考练】 6.(2023·北京西城区期末)如图所示是一个双量程电流表。已知表头的内阻Rg=500 Ω,满偏电流Ig=1 mA,使用A、B两个端点时,电流表的量程为0~1 A,使用A、C两个端点时,电流表的量程为0~0.1 A,则(  ) A.R1≈45 Ω B.R2≈50 Ω C.R1=10R2 D.R2=9R1 答案:D 7.用伏安法测电阻,可采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接法。其所用电压表内阻为5 000 Ω,电流表内阻为0.5 Ω。 (1)当测量100 Ω左右的电阻时,宜采用_____电路。 (2)现采用乙电路测量某电阻的阻值时,两电表的读数分别为10 V、0.5 A,则此电阻的测量值为_____Ω,真实值为_____Ω。 解析:(1)= Ω=50 Ω<Rx,Rx为大电阻,故电流表采用内接法误差较小,应用甲电路。 (2)如果采用乙电路,则有 R测== Ω=20 Ω, +=I 解得Rx≈20.1 Ω。 答案:(1)甲 (2)20 20.1 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小量程电流表的内阻Rg=100 Ω,满偏电流Ig=1 mA,R1=900 Ω,R2= Ω。 (1)当S1和S2均断开时,改装成的是_____表,最大量程是_____; (2)当S1和S2均闭合时,改装成的是_____表,最大量程是_____。 解析:(1)当两开关都断开时,表头和R1串联,改装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