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力 重力 [学习目标] 1.了解重力在生活中的应用,理解力的概念,会作力的图示和示意图。2.理解重力及重心概念,会用二力平衡知识确定重心(重难点)。3.知道如何测量重力。 一、力及其表示方法 甲、乙两图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发生如图所示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1.力 (1)定义: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一种 。 (2)单位: ;简称: ;符号: 。 (3)矢量:力既有大小,又有 。 2.力的作用效果 (1)改变物体的 ,使物体的速度 或速度 发生变化。 (2)产生 。 3.力的三要素:力的 、 和 。 4.力的表示方法 (1)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 来表示力这个 量。线段按照一定的比例(标度)画出。 ①线段的 表示力的大小; ②线段 表示力的方向; ③ 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所在的直线叫作力的作用线。 (2)力的示意图:只表示出力的 和 。 1.力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吗?“孤掌难鸣”的原因是什么? 2.两个物体必须接触才能产生力的作用吗? (1)两个力大小都是5 N,则这两个力一定相同。 ( ) (2)施力物体不受力的作用。 ( ) (3)力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 ) (4)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一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 ) 例1 如图所示,一人通过细绳用大小为50 N的力F沿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上拉物块的A点,试画出拉力F的图示和示意图,并指出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 二、重力和重心 1.重力 (1)定义:由于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大小:G= ,g为重力加速度,通常取g= N/kg。 (3)方向: ,与 成垂直关系。 2.重心 (1)定义: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把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视为集中作用在某一点,这个点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叫作物体的重心。 (2)薄板重心的确定方法:悬挂法,利用了 的知识。 (3)决定因素: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只与物体的 有关,质量分布不均匀物体的重心除了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与物体内 有关。 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吗?举例说明。 (1)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地面向下。 ( ) (2)重心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 ( ) (3)重心一定在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