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17228

第四单元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6次 大小:408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四,单元,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
    第四单元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四川人说□é_____眉天下秀,夔( )门天下险,剑gé_____天下雄,青城天下yōu_____□这话是有道理的。我们看颐( )和园风景,则是富丽堂皇,给人金碧辉huáng_____的印象。 (1)给加点字注音。 (2)根据拼音写汉字。 (3)在□中标注恰当的标点符号。 (4)解释加点词。 富丽堂皇:_____ 【答案】(1)kuí yí (2)峨 阁 幽 煌 (3):“ 。” (4)形容建筑物华丽雄伟,也形容场面华丽而盛大。 【详解】(1)结合语境确定字音。注意声调书写要规范。夔:读作kuí。释义:①敬谨恐惧的样子。②肃立。③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形异兽。颐:左右结构,形声。从页,臣(yí)声。 (2)根据拼音,结合语境确定字形。注意同音异形误写。“峨”不要写成“娥”,“煌”不要写成“惶”。 (3)注意语段中四川人“说”字后面用冒号、引号,话说完后用句号,“这话”前的句号应在后引号内。 (4)根据“颐和园风景”及“金碧辉煌”推测词义即可。富丽堂皇:富丽:华丽;堂皇:盛大,雄伟。形容房屋宏伟豪华。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 二、综合性学习 2.某校八年级(1)班主持了一场“我看汉语魅力”的辩论会,正反方激烈交锋。 正方: 。同样一组词语,按不同顺序组合,就能表示多种多样的意思。目前,在亚洲、欧美许多国家,一股汉语学习的热潮正随着中国对外影响的扩大而日益高涨,汉语必将成为全球的强势语言。 反方:汉语的魅力在消退。 ①汉语中有些同音字、同义词混淆难辨,造成听读障碍,影响我们的学习兴趣。 ②目前,许多幼儿园开了识字课,增加了幼儿的学习负担,不利于幼儿快乐成长。 ③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外语的强势地位越来越突出。因此,汉语的魅力之光逐渐暗淡了。 (1)你为正方确立的观点是: 。 (2)请你再为正方补充一条阐述观点的理由。 (3)反方辩词的第几句不能证明反方观点? 【答案】(1)汉语魅力无穷(2)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以汉语认识世界,接纳客体,并不断丰富和完善我们的精神世界。或:有关专家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第②句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提炼论点的能力。 习题设定了辩论的背景和主题,即八年级(1)班主持的辩论会,聚焦汉语的魅力。正方通过阐述汉语组合多变、能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学习热潮等现象,暗示了其观点“汉语具有独特魅力,且其全球影响力正在增强”。反方强调汉语魅力的消退的观点,两者正好形成一组相反的观点。 【小题2】本题考查论证的能力。 可以选用能支持“汉语魅力无穷”观点的论据,并结合这条论据展开论述。如可引用 “孔子学院”在一些国家的事例为理由。 示例:汉语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汉语在表达思想、情感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魅力,也是其他语言所无法比拟的。 【小题3】本题考查论点和论据的关联性。 首先要分析反方的观点,再从论据与论点的关系分析其有漏洞的地方。反方观点是:汉语的魅力在消退。第②句关于幼儿园开识字课增加幼儿学习负担的论述,并不直接证明汉语魅力消退,而是反映了教育方式的问题。因此,第②句不能证明反方的观点。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后面小题。 【甲】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战城南 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注】①白日:喻指君主。典出宋玉《九辩》:“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 3.下列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