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牛顿第一定律 [学习目标] 1.了解物理学史上对力与运动关系的认识过程,进一步了解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以及实验所反映出的物理思想。2.学习牛顿第一定律,领悟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重难点)。3.结合生产、生活实例,理解质量是惯性的唯一量度。 一、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 1.物体的运动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物体为什么会做这样那样的运动?物体的运动和力有什么关系?很多科学家在此方面进行研究,其中较为突出的是亚里士多德、伽利略和笛卡尔。阅读课本,完成下列填空。 代表人物 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看法 研究方法 亚里士多德 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会停下来,即 基于 得来 伽利略 如果没有摩擦阻力,运动的物体将保持某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即力 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理想实验) 笛卡尔 不受其他物体作用时,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会做 数学演绎法 2.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如图所示,让一个小球沿左斜面从静止状态开始运动,小球将“冲”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到达 。减小右斜面的倾角,所达到的高度 时,小球运动的距离更长。当右斜面最终变为水平面,并且没有任何阻碍时,小球将 。 有同学认为“理想实验”就是空想出的实验,不具备实际意义,这种想法正确吗? _____ _____ 例1 (2024·浙江高一期末)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和“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研究,开创了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重要科学研究方法。图a、图b分别表示这两项研究中实验和逻辑推理的过程,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a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合理外推得出小球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B.图a中在倾角较小的斜面上进行实验,可“冲淡”重力,使时间测量更容易 C.图b中斜面倾角减小到零时,小球一定会一直运动下去 D.图b的实验为“理想斜面实验”,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二、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 状态或 状态,直到有外力 。 2.惯性 (1)物体保持 状态或 状态的性质叫作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被叫作 定律。 (2)惯性是物体的 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1.物体不受外力时的状态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说明什么? _____ _____ 2.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说明什么? _____ _____ 3.牛顿第一定律指出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但我们骑自行车时必须不断地蹬脚踏板才能维持力的运动,这与牛顿第一定律矛盾吗? _____ _____ (1)牛顿第一定律是在伽利略和笛卡尔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 ) (2)牛顿第一定律是从实验中直接得出的结论。 ( ) (3)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故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毫无意义。 ( ) (4)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 ) 例2 (多选)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状态可以用实验直接验证 B.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C.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木块的运动 D.奔跑的运动员遇到障碍而被绊倒,是因为他受到外力作用迫使他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 例3 (2024·济宁市高一期中)正在加速滑行的雪橇,如果所受外力突然消失,则雪橇 ( ) A.速度越来越快 B.速度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 C.立刻保持静止 D.做匀速直线运动 三、惯性与质量 物体惯性的大小表现为保持自身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能力大小。不同物体的惯性可能不同。如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