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17279

第四章 7 超重与失重(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教科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日期:2025-04-02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5次 大小:319971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四章,3份,必修,2019,教科,练习
    7 超重与失重 [学习目标] 1.通过生活实际,体验超重和失重现象。2.知道产生超重和失重的条件,能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活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并能进行有关计算(重点)。 一、超重和失重的理解 如图,质量为m的人站在电梯内的体重计上,电梯上升过程中经历加速、匀速和减速的过程,在加速和减速上升的过程中,体重计的示数(反映了人对体重计的压力)会发生变化。设加速上升和减速上升时加速度的大小均为a,重力加速度为g,试分析判断: (1)电梯加速上升时,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与人的重力的大小关系; (2)电梯减速上升时,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与人的重力的大小关系。 _____ _____ _____ 1.超重 (1)定义: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     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        (选填“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的加速度。 2.失重 (1)定义: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      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        (选填“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的加速度。 3.完全失重 (1)定义: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      的现象。 (2)产生条件:a=g,方向       。 4.视重与实重 (1)视重:物体在      方向做加速运动时,物体对悬挂物的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T)或对支持物的      (台秤示数N),通常我们称它(T或N)为视重。 (2)实重:重力是由于地球作用于物体而产生的,始终存在,大小也      受运动状态改变影响,我们通常称它为实重。 有同学认为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其重力增大或减小了,这种认识正确吗? _____ _____ _____ (1)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物体的重力就消失了。 (  ) (2)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物体一定在上升。 (  ) (3)举重运动员高举杠铃静止时处于超重状态。 (  ) (4)跳高运动员上升过程处于超重状态,下落过程处于失重状态。 (  ) (5)不计空气阻力,抛向空中的矿泉水瓶中的水,对侧壁和底部的压力都为零。 (  ) 例1 (2024·铜仁市高一期末)有一种大型娱乐器械可以让人体验超重和失重,如图所示,其环形座舱套在竖直柱子上”由升降机送上几十米的高处,然后让座舱自由下落。落到一定位置时,制动系统启动,座舱做减速运动,到地面时刚好停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座舱下落的整个过程中人处于失重状态 B.座舱减速下落的过程中人处于失重状态 C.座舱自由下落的过程中人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D.座舱下落的整个过程中人先超重再失重 判断超重、失重状态的方法 1.从受力的角度判断:当物体所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大于重力时处于超重状态,小于重力时处于失重状态,等于零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2.从加速度的角度判断: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处于超重状态,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处于失重状态,向下的加速度为g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例2 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抛(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一定为零 B.上升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 C.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 D.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等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 1.完全失重状态的说明:在完全失重状态下,平时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将完全消失,比如物体对支持物无压力、液柱不再产生向下的压强等,靠重力才能使用的仪器将失效,不能再使用(如天平、液体压强计等)。 2.完全失重时重力本身并没有变化。 二、超重、失重的有关计算 例3 升降机地板上放一个弹簧式台秤,秤盘放一个质量为20 kg的物体(g=10 m/s2),则: (1)当升降机匀速上升时,物体对台秤的压力大小是多少? (2)当升降机以1 m/s2的加速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