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检测试卷(第四章)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牛顿运动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牛顿第一定律提出了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将处于静止状态 B.汽车速度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距离越长,所以惯性越大 C.跳高时,运动员能跳离地面,是因为人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D.在受到相同的合外力时,决定物体运动状态变化难易程度的唯一因素是物体的质量 2.烟花爆竹从地面起飞后在竖直方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 s后到达最高点并爆炸,已知爆炸点距地面的高度为30 m,烟花爆炸前受到的空气阻力恒定,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烟花上升过程中阻力与重力大小之比为 ( ) A.1.25 B.1 C.0.5 D.0.25 3.(2024·盐城市高一期末)如图是某同学站在压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立的动作时传感器记录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纵坐标为压力,横坐标为时间,重力加速度g=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b到c的过程中,人的加速度方向向下 B.下蹲过程中人始终处于失重状态下 C.下蹲—起立过程中人最大加速度大小约为6 m/s2 D.6 s内该同学做了2次下蹲—起立的动作 4.(2023·成都市高一期末)如图所示,两个材质相同且质量分别为m1=3 kg、m2=2 kg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测力计连接。大小为F=50 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物体m1上,弹簧测力计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当系统稳定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0 N B.在突然撤去F的瞬间,物体m2的加速度为10 m/s2 C.在突然撤去F的瞬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0 D.若地面粗糙,系统仍稳定匀加速运动,则弹簧测力计示数一定变大 5.一只长方体形空铁箱质量为2 kg,铁箱内有一个质量与空铁箱相同的铁块,铁箱与水平面间以及铁块与铁箱内壁间的动摩擦因数μ都为0.5,现用水平拉力F使铁块贴在铁箱左壁上方与铁箱一起沿水平面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如图所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 m/s2,则拉力F至少为 ( ) A.20 N B.60 N C.70 N D.100 N 6.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小滑块A和B之间用轻质弹簧连接,A的上端用细线固定,小滑块A的质量是小滑块B质量的一半。开始两个滑块均静止,现在把细线剪断,在剪断细线瞬间A和B的加速度大小分别是(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 A.3g,0 B., C.,0 D.g,g 7.如图甲所示,在倾角为30°的足够长的光滑固定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力F作用,力F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图中纵坐标是F与mg的比值,力F沿斜面向上为正)。则物体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下列选项图中的(物体的初速度为零,速度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 )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如图所示,小物块m1=1 kg,放在长木板m2上,m2=2 kg,物块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木板足够长,取g=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F=9 N时,物块的加速度为2 m/s2 B.当F=15 N时,木板的加速度为5 m/s2 C.要使物块、木板发生相对滑动,F至少为8 N D.当F=12 N时,物块的加速度为3 m/s2 9.(2024·龙岩市高一期末)龙龙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建设项目,东起福建省龙岩市,途经上杭县、武平县进入广东省境内。2023年11月23日试运行列车从龙岩站开出驶向武平站,标志着龙龙高铁龙岩至武平段开始行车试验。如图为CRH2试运行客运列车组,该动车组由8节车厢组成,只有第一节车厢为动力车,各车厢的质量均相等,列车在水平直轨道上行驶时所受阻力大小与车重成正比。该列车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