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17694

七年级下册历史论述题常见观点及论述范例

日期:2025-04-0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9次 大小:274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论述,七年级,下册,历史,常见,观点
  • cover
七下历史论述题常见观点及论述范例 【观点论述题答题注意事项】 结构:三段式(总———分———总) 一、观点(总) 1.观点的含义(什么是观点):观点是指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评价、看法。 2.观点是简明扼要的一句话(一般都是肯定陈述句),不能太长,要明确,要有鲜明的指向性。观点主题必须明确,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必须清楚。 3. 可找出材料开头给予的核心关键词,加连接词,如(促进、有利于、加快、推动、适应……)组成观点,即一句肯定式的陈述句。也可以用所学核心知识点的影响、意义、作用、启示直接做观点。 4.普遍性的历史理解与认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也是观点。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杰出人物推动历史的发展; ③改革推动社会进步; ④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或者说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⑤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⑥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以上这7个观点也是初中阶段学生学习历史必须掌握的基本历史素养。 二、论述(分) 一般格式:史实+史论(史实的意义、评价、作用、地位、影响等)。 论述1:相关史实+由史实得出的小结论;(表述:史实+史论) 论述2:相关史实+由史实得出的小结论;(表述:史实+史论) 三、结论(总) 1.要有总结,即“由此可见”“综上所述”,总结与观点在表述上要有所区别,不能照抄观点。常见的总结套用方法如下: ①扩句法:在原来观点上增加适当的词句补充。 ②替换法:用表述不同但本质意思相近的句子替换观点。 2.要有提升(比如:改革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要坚持改革创新。前面是总结,后面是提升) 【观点论述题分类汇总】 1.主题:创新 制度创新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①科举制 ②三省六部制 ③行省制) 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生产工具的创新推动社会进步。 (①筒车和曲辕犁 ②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 ③反例:闭关锁国政策) 观点1:制度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论述:①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历史上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选拔人才从注重门第到注重才能,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推动了教育发展。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 ②元朝时把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其他地区(除了吐蕃、畏兀儿地区之外)设置了10个行省。在行省之下,设置路、府、州、县。这一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被称为“行省制度”,这一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对边疆的管辖;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开创了以省为单位的行政区划,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结论:制度创新引领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以我们要鼓励创新,选择适合国情的制度,重视人才培养,建设更加富强的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观点2:科学技术创新促进社会发展。 论述:①宋元时期,中国科学技术取得了突出成就。中国的创造发明有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这些发明向外传播,对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也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转型。比如,北宋发明了指南针,北宋末年开始用于航海,后来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 ②明清时期,中国实行八股取士和闭关锁国政策,这些政策遏制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科技的机会,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阻碍了社会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利于促进国家发展。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科技,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主题:开放 对外开放促进国家繁荣发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