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岳麓历史高二必修三第六单元 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阶段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 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 B.“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 C.“文化大革命”使④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 D.籼型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 答案:A 解析:分析:“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这些成果的取得都不是在②时期取得的。所以B错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是在④时期取得的。所以C错误。籼型杂交水稻是在1973年培育成功的,所以D错误。本题正确答案是A。 点评:科技的发展与国家政策措施的导向密切相关,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教材知识思考总结。 2.不同时期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时代的历史主题。与下图所反映的时代相符的历史主题是( ) A.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B. 放卫星,大跃进 C. 教育为工农兵服务 D. 科教兴国 答案:D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图片反映的是现代中国科技的发展情况及对教育的影响。分析选项,D符合题意,其他与题意不符。 点评:主要考查现代中国科技的发展,科教兴国战略是一项全民性的国家政策。 3.1956年关于中国的军事发展方向在中国高层中是有分歧的,不少人主张发展常规武器,所谓“你打你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而张爱萍将军有一句名言:“再穷也要有一根打狗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当时中国高层军事发展路线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B. 经过之后十年奋斗中国即将拥有第一根“打狗棍” C. 当时中国因为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核武器阻力重重 D.事实证明张爱萍将军的“打狗棍”战略已被否决 答案:C 解析:分析:由材料“不少人主张发展常规武器”,可见当时发展军事方向意见并不一致。而结合所学,最终“两弹一星”取得成功。故A、D错。而我国拥有原子弹时间为1964年,故B错。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4.钱学森说:“谁掌握了科技进步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发展国民经济的制高点,谁就可以在以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国际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科技成就产生的作用不包括( ) A.极大地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B.发展国民经济,增强了综合国力 C.提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在以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国际竞争中,我国处于领先地位 答案:D 解析: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重大的科技成就,但就整个综合国力来看,我国并不处于领先地位,所以D项表述错误,本题正确答案是D。A、B、C为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的作用。 点评:科技与经济的关系相当密切,彼此相互促进和影响。 5.邓小平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由此可见,“两弹一星”的研制( ) ①体现了中国科技进步 ②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③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成果 ④为维护中国国家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可以与选项内容直接对应。③“科教兴国”战略制定于1994年,时间不符合。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新华社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