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岳麓历史高二必修三第六单元 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图是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 B.体现了有中国特色教育事业的发展 C.体现了教育领域中的“改革开放” D.体现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 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及图片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新中国教育发展相关内容。根据图片关键信息“一九八三年”,即考查“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D项不符合史实,不正确,“科教兴国”战略是1995年才提出来的。进一步可知,ABC三项表述客观,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仔细观察图片,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 2.1977年,在邓小平的直接干预下,关闭了11年的高考闸门终于再次开启。邓小平在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上指示:“政审,主要看本人的政治表现。政治历史清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守纪律,决心为革命学习,有这几条,就可以了。总之,招生主要抓两条:笫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这一指示的时代意义在于( ) A.重新树立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 B.为改革开放事业的开展做好了人才准备 C.强调了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 D.奠定了教育和科技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答案:A 解析:分析:针对当时否定知识、偏重政治出身的左倾错误,邓小平的指示淡化了政治上的要求,突出了“择优录取”,体现了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所以应选A。 点评:依据所学可知,恢复高考是教育战线拨乱反正的关键一步。 3.高考作文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下面资料选自历年优秀高考作文,其中选自1977年高考的是( ) A.“凡是有歌声的地方,都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地大干社会主义” B.“同外国人做生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方面的人才少了行吗?” C.“在改革开放深入展开的时刻,我们更需要这种横跨度的攀登” D.“在做十几年前应做的事,投考普通大学。……向‘四人帮’讨还时间,为祖国争气。” 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时代的印记”、“1977年高考”等,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属于,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时期;B项属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C项,明显不正确,题干所示时间时候,尚未开启“改革开放”国策。进一步可知,D项表述符合史实和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旨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灵活运用的能力。 4.科技教育和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根本。下列有关历史史实的先后排序应该是( ) ①《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 ②教育“三个面向”的提出 ③“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 D.④③②① 答案:B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198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1983年9月,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再一次提到,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科教兴国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情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个决策是1995年5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首次提出来的。1988年邓小平在同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谈话时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故先后顺序是②①④③,所以应选B。 点评:本题考查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