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义务教务 人美版七年级下册 美术 七年级 第二学期 人美版 第二单元《山水抒怀》 单元概述 本单元是七年级下册的第二个单元,主题为“山水抒———,分为“观照自然”“林泉之心”和“山水新声”三课。内容围绕“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自然山水,培养对自然的感悟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学生将通过学习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理解山水画中的意境与情感表达,从而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和艺术创作能力。每一课都设计了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山水之美,学会用画笔抒发内心的情感。 大 观 念 在本单元,我们将学习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章法与布局、画山石的笔墨技法,了解古代画家在创作时不只画出一时一景,还要画出所思和所想,从而对中国画产生较深刻的理解,并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与媒介,让千年山水精神发出时代新声。 素养目标 1. 审美感知:能了解中国山水画作品的布局与笔墨特点;能运用美术语言以及分析、比较等方法欣赏、评述山水画作品;能通过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领略不同山水画画家的艺 术风格,感悟山水画的意蕴和文化内涵; 2. 艺术表现:能掌握至少三种山水画的基本构图和山石皴法; 能了解山水元素在当代艺术中的运用以及山水精神的创新表达。 3. 创意实践:能创作有意境的山水画小品;能使用现代工具、材料和媒介创作出富有中国山水画意蕴的立体美术作品。 4. 文化理解: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对“山水精神”和“山水新声”的理解。能理解山水画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到山水画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欣赏不同地域的山水画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理解山水画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 教材分析: 第一课“观照自然”:学习经典山水画的构图与布局,运用皴法等技法表现山川。要求学生具备中国画基础、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第二课“林泉之心”:学习在山水画中表达个人情感,根据审美追求描绘自然,展现内心世界。需要学生对自然有深刻感受,能表现人与自然和谐。 第三课“山水新声”:从新视角探索中国山水画创新,了解当代艺术家如何用新材料、媒介表达传统山水画精神,感受当代艺术与传统碰撞。要求学生理解作品文化内涵及材料媒介特性。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审美观念和艺术表现能力的形成阶段,对中国传统山水画接触较少,但好奇心强,乐于尝试和探索。他们对于自然美的感知有一定的基础,但如何将这种感知转化为艺术表达,还需要系统的指导和实践。此外,学生对新材料、新媒介的使用充满兴趣,这有助于他们在传统山水画的学习中融入创新元素,表达出“山水新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实践和创作,逐步深入理解中国山水画的精神内涵和技法特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构图、山石皴法以及如何在作品中表达个人情感。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和艺术表现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念,将自然观察转化为艺术表达,同时在传统山水画的学习中融入创新元素,表达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山水新声”。 教具准备:教师需准备中国山水画作品图片、山水画技法演示视频、山水画教学挂图、笔墨纸砚等绘画工具,以及现代绘画材料和媒介,如丙烯颜料、水彩、画板等,以满足学生探索不同材料和媒介的需求。 单元情境创设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国古代的画家很早就发现艺术创作其实是对自然的观照与转化的过程。 他们将独特的文人气质与山水画相融,在笔墨间流露出内心感悟。他们从对山川地貌的观察中创造出山水画技法,以游目骋怀之姿走进自然,又走回自己内心。 课前互动游戏:看中国山水画,猜古诗词 采用古诗词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