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18977

3.2.2 光合作用 第1课时 光合作用探索过程 (学生卷+教师卷)人教版(2024) 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3-31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6次 大小:7461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光合作用,教师,七年级,2024,人教,3.2.2
    第二节 光合作用 第1课时 光合作用探索过程 ※课标要求 3.2.2植物能利用太阳能(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 @ 基础达标 1.“绿叶在阳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天竺葵进行暗处理的主要目的是(   ) A.检验是否有淀粉产生 B.去掉叶片的绿色 C.设置对照实验 D.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2.(北京门头沟区一模)下列实验装置中,能迅速、安全地使叶片的绿色褪去的是(   ) A. B. C. D. 3.(常德模拟)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放在阳光下,金鱼藻上冒出许多气泡,并被试管收集。当气体充满一半时,从水中取出试管,将带火星的木条迅速插入试管中,发现木条复燃。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   ) A.氧气 B.淀粉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4.王大爷种的大白菜喜获丰收,使大白菜增产的物质主要来自(   ) A.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 B.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C.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氧气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有机物 5.易错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天竺葵的绿色叶片放在暗处12小时,再将此叶片一半曝光,一半用锡箔遮光。经过一段时间光照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结果发现叶片的曝光部分显蓝色,遮光部分显棕色,该实验可以证明(   ) ①光合作用需要水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④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将叶片一半曝光,一半用铝箔纸遮光研究的变量是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用碘蒸气处理叶片,结果发现叶片的曝光部分显蓝色。由此得出: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 @ 能力拔高 6.春天,踏青归来,许多同学的白衣服上沾染了植物的绿色汁液,欲去除绿渍,最好选用(   ) A.凉水 B.热水 C.洗衣液 D.酒精 7.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光合作用展开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前需要将实验材料放置在黑暗处一昼夜 B.实验中所选用的塑料袋应该是透明的 C.装置甲中叶片脱色后,再用碘液染色会变为蓝色 D.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8.易错一绿色植株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选择一片绿叶,把主叶脉剪断(如图所示),然后将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2~4小时,发现B区不能正常制造淀粉,其中原因是B区叶片缺少(   ) A.叶绿素 B.光 C.二氧化碳 D.水 剪断叶脉,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就不能运输到B区叶片,B区叶片会因为缺少水分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9.(遂宁中考)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在学习光合作用后,利用课后服务实践活动时间,开展了“利用光合作用绘制小熊画”的趣味实验,部分操作如图所示。请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操作②~④的正确顺序是 。 (2)操作③暗处理的作用是 ;操作④碘液染色之前,要用酒精作 处理。 (3)若该实验成功绘制出小熊画,则其同时也验证了绿叶在光下合成 、光是光合作用的 条件。 (4)操作④染色后,叶片部分区域呈浅色,构建出小熊轮廓,完成小熊画绘制,这些浅色区域出现的原因是 。 @ 思维拓展 10.(滨州中考)将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的银边天竺葵进行如图处理后,移到光下照射3小时左右,摘下叶片甲和乙,经脱色、漂洗后滴加碘液,观察实验现象。该实验不能验证(   ) A.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B.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C.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D.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光合作用  叶绿体  二氧化碳 第二节 光合作用 第1课时 光合作用探索过程 ※课标要求 3.2.2植物能利用太阳能(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 @ 基础达标 1.“绿叶在阳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天竺葵进行暗处理的主要目的是( D ) A.检验是否有淀粉产生 B.去掉叶片的绿色 C.设置对照实验 D.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2.(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