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二章小结 @知识结构导图 @核心考点突破 考点一 蒸腾作用 【规律总结】 ①表皮细胞内无叶绿体,保卫细胞、叶肉细胞内有叶绿体。 ②气孔功能是“两进三出”,即白天时二氧化碳进,水蒸气、氧气出;夜间时氧气进,二氧化碳、水蒸气出。 ③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④蒸腾作用只能促进水的吸收,不能促进无机盐的吸收。 【针对练习】 1.核心素养·探究实践取甲、乙两盆生长状况完全相同的菜苗,不浇水等菜苗萎蔫时,向甲盆泥土内浇足水,向乙盆的菜叶上喷水,但不浇湿土壤。将两盆放在阳光下,预计1~2小时后你会看到 的现象。( D ) A.甲、乙两盆菜叶都萎蔫 B.甲、乙两盆菜叶都不萎蔫 C.甲盆菜叶萎蔫,乙盆菜叶不萎蔫 D.甲盆菜叶不萎蔫,乙盆菜叶萎蔫 2.小强给家里的盆花浇水,妈妈说要“浇透”,原因是( B ) A.盆花需水量大 B.植物的根吸收水分的部位在土壤较深处 C.多浇水可以促使提前开花 D.浇透可以使盆花多开花 3.(广安武胜县期末)选取相同的三段枝条,插入滴有稀释红墨水的三个相同瓶子中,然后将A、C装置放到阳光下,B装置放到低温的阴暗环境中。过一段时时间,当看到A装置中的枝条叶脉微红后。将A、B、C装置中的三段枝条进行纵切,请回答: (1)在瓶中滴几滴红墨水的作用是 便于标记观察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情况 。 (2)实验装置A、B中的枝条应尽可能多带些叶片,主要目的是增强枝条的( C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分解作用 (3)通过观察红墨水在三段枝条上移动的速度不同,进一步证实了 蒸腾 作用能促进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4)A组和C组对比,可得出结论 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散失水分的 。 (5)A组和B组对比,可得出结论 光照和温度影响蒸腾作用 。 考点二 光合作用 【规律总结】 ①“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漂洗”是洗掉酒精,“滴加碘液”检验是否产生淀粉,“冲掉碘液”避免碘液遮盖实验现象。 ②叶片脱色成功的标志是叶片变成黄白色。 ③光合作用所需的光可是阳光,也可是灯光。 【针对练习】 4.(河南模拟)图中甲是在有光照条件下验证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装置;乙和丙是另2个装置,通常可作为甲的对照实验的装置是( B ) A.只有乙 B.只有丙 C.乙和丙都是 D.乙和丙都不是 5.如图表示把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用黑圆纸片将C处两面遮盖,移入光下几小时,经酒精水浴加热后,再用清水漂洗滴加碘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A、C部分对照,变量为光 B.滴加碘液后A、B部分变蓝 C.该装置可以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 D.实验过程中酒精可以溶解叶绿素 6.(娄底期末)白菜幼苗过密,菜农会拔掉一部分幼苗叫“间苗”,其主要原因是( D ) A.种植密度越低白菜的产量越高 B.“间苗”可以降低白菜的呼吸作用 C.菜苗之间的距离越大越好 D.“间苗”可避免幼苗相互遮光 7.大棚种植可调整蔬菜水果生产季节,促进蔬菜水果优质高产。下列做法中不能提高大棚蔬菜水果产量的是( B ) A.延长光照时间 B.夜晚提高棚内温度 C.增加光照强度 D.适当增加二氧化碳 8.农业生产中常采用环剥枝条的方法(如图)提高环剥处上段果实品质。这是因为环剥切断了筛管,阻止了( C ) A.水向上运输 B.无机盐向上运输 C.有机物向下运输 D.二氧化碳向下运输 9.(海口一模)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三种气体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与密闭透明塑料容器相连接,设计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生理活动的探究实验,其测定结果如下表,请据图表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步骤 氧气浓度 二氧化碳浓度 相对湿度 1 装置内初始值 20.8% 298ppm 59.4% 2 暗处理24小时后 20.1% 935ppm 70.0% 3 光照0.5小时后 20.2% ? 71.9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