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学案 【预习新知】 知识点一 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要求 1.遵循同一律要求的必要性: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 的思维。 2.内容公式: 。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如果是真的,就是真的;如果是假的,就是假的。 3.同一律的要求: (1)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 。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转移论题。故意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叫作“ ”或“ ”。 (2)同一律反对在时间、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任意 概念或判断。 知识点一 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要求 1.确定性 2.A是A 3.同一性 偷换概念 偷换论题 变更 知识点二 矛盾律:思维的一致性要求 1.运用矛盾律的理由 (1)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 的思维。 (2)要避免思维出现不融贯一致的逻辑错误,就要遵循 的要求。 2.表达矛盾律的公式 通常用公式“ ”来表示矛盾律的内容。这个公式的意思是说: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它的否定论断“非A”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 3.矛盾律的要求和违反矛盾律的逻辑错误 (1)具体要求:在同一 、从同一 、对同一 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 (2)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 ”。 4.运用矛盾律应该注意的问题 (1)矛盾律及其要求是就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作的论断而言的,自相矛盾的论断是对客观实际的错误反映。 (2)从 ,不同方面对 所作的相反论断,并不是自相矛盾的。 知识点二 矛盾律:思维的一致性要求 1.一致性 矛盾律 2.A不是非A 3.时间 方面 对象 自相矛盾 4.不同时间 同一事物 知识点三 排中律:思维的明确性要求 1.遵循排中律要求的必要性: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 的思维。 2.内容公式: 。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 ,其中必有一真。 3.排中律的要求: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 。违反排中律要求的逻辑错误叫作“ ”。 4.矛盾律与同一律的关系: (1)矛盾律表明,论断“A”和“非A”必有 ;排中律进一步表明,“A”和“非A” 必有 。 (2)识别与把握“A”和“非A”这种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的矛盾关系,对于提升 能力有重要意义。 5.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1)内容: 、 和 。 (2)重要意义: ①这些基本规律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认识客观事物的 的总结。 ②实践证明,只有遵循形式逻辑 的思维,才有可能成为科学的思维,而违背形式逻 辑 的思维,不可能是科学的思维。 知识点三 排中律:思维的明确性要求 1.明确性 2.A或者非A 同假 3.不成立 两不可 4.一假 一真 逻辑思维 5.同一律 矛盾律 排中律 正确思维活动 基本规律 基本规律 【巩固训练】 1.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不能说传统存在于现实中,也不能说传统不存在于现实中。以上说法( ) A.违背排中律,不符合思维的明确性要求 B.违背辩证否定观,既不肯定,也不否定 C.符合矛盾律,体现了思维的一致性要求 D.符合同一律,体现了思维的确定性要求 2.中学生写作文时经常会写“繁星闪烁,明月高悬”,为避免相同的逻辑错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 ) A.不能违背排中律,持“两不可”的态度 B.不能同时肯定论断“A”和论断“非A” C.应看到认识对象的复杂多样性及其变化发展 D.应遵循逻辑规律,克服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 3.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是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也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只有遵循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思维,才有可能成为科学的思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买家:你这有好茶吗?卖家:我从不卖变质的茶———违反同一律,违背了确定性要求 ②有人认为成绩好靠天赋,有人认为成绩好不靠天赋———违反矛盾律,违背一致性要求 ③下午去游泳我不太愿意,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