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20557

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77张)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日期:2025-04-2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496453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教,第二,必修,地理,高中,2019
  • cover
(课件网)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崇拜、依赖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人地和谐 渔猎时代 农业时代 工业时代 现在时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人类面临的主要 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 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1、概念 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资源,并把资源转化成消费品,以此满足人类的消费需求; 同时,人类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又被排放到环境中,包括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简称“三废”)等。 对人类社会而言,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一方面维系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又深刻地影响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2.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 3.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人类社会与环境相关模式 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速度超过了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自然资源衰竭 产生 产生 人类社会 环境 物质 能量 废弃物 过度索取 过度排放 良性循环 恶性循环 环境 在正常情况下,对于人类合理和适度的索取,自然环境具有一定的恢复能力; 对于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自然环境也具有一定的容纳、分解和清除等作用。 2.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土壤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噪声污染 海洋污染 图中所示的环境污染可能有哪些?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土壤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噪声污染 放射性污染 海洋污染 工业“三废”和农业生产使用的农药、化肥等任意排放到土壤中。 工业废气和交通尾气等任意排放到大气。 工业废水和农业生产使用的农药、化肥等废弃物任意排放到江河湖海。 放射性物质泄漏产生。 城建和生活垃圾堆积在城市或郊区。 交通、工厂和建筑等。 污染物排入海洋。 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 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 美国多诺拉烟雾 英国伦敦烟雾 日本熊本县水俣病事件 日本四日哮喘病事件 日本米糠油事件 日本富山骨痛病事件 案例: 八大环境公害事件 案例: 八大环境公害事件 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 日本熊本县水俣病 日本哮喘病事件 日本米糠油事件 日本富士山骨痛病 3.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人类社会 环境 物质能量 废弃物 环境 当人类向环境的索取超过环境承受能力时,就会产生自然资源的枯竭、生态破坏等问题; 人类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就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产生环境污染等问题。 人口的急剧增长、 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再生 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 ﹥自净 环境污染 索取 排放 原因: 认识过度垦荒带来的环境影响 1.推测驱使人们垦荒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人类对环境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就会得到环境对人类的相应反馈。例如,人们过度垦荒导致生态破坏、环境恶化,这种状况又进一步加剧了人地矛盾,甚至使人类陷入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中。 人口增长过快;耕地面积下降,粮食不足,单产不高,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认识过度垦荒带来的环境影响 人类对环境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就会得到环境对人类的相应反馈。例如,人们过度垦荒导致生态破坏、环境恶化,这种状况又进一步加剧了人地矛盾,甚至使人类陷入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中。 2.图示垦荒方式有哪些?分别对环境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 从上面的图示中,你能想到湿地具有哪些功能吗? 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 你知道湿地萎缩除了上述的功能消失以外,还可能诱发怎样的次生灾害? 沙尘暴多发 过度垦荒带来的环境影响 草场退化(土地沙化) 水土流失 草场退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