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曹刿论战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战则请从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B.一鼓作气,再而衰 主人日再食 C.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D.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 2.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刿论战》一文中的击鼓是鸣金的一种,主要是用来指挥军队作战的,另外还有报时和鼓舞士气的作用,如文中所说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我国古代重视祭祀,而祭品主要是动物及其他物品,如课文中的“牺牲玉帛”,都是古代祭祀用的祭品,主要指猪、牛、羊等纯色全体牲畜及玉器、丝织品等。 C.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歌》中的“秋处露秋寒霜降”一句,依次对应的节气为立秋、处暑、寒露、秋分、大寒、霜降。 D.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以十二地支配人的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又何间焉 B.衣食所安 C.神弗福也 D.惧有伏焉 二、综合性学习 4.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自古知兵非好战”的深刻思想,先贤读兵论战并不崇尚单纯以武力制胜,古代兵家认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正义之师可以得到民众支持,常常会”不战而屈人之兵”。 材料二 探究结果: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5.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既克,公问其故。 既:既然 B.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信:实情 C.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目光短浅 D.彼竭我盈,故克之。 盈:士气正旺盛 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又何间焉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忠之属也 属引凄异 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D.何以战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7.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曹刿“请见”的原因,显示了他的自信。 B.“夫战,勇气也。”意思是大丈夫打仗,靠的是勇气。 C.鲁庄公身为鲁国的国君,迎战齐师时,寄希望于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庇佑,显示出他的“鄙”。 D.全文紧扣“论战”来写,对曹刿的论战写得详细,而战争经过写得简略,这充分表现了《左传》善于剪裁、言简意赅的特点。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下面小题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 鼓: 盈: 9.把下面句子译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