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部编版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素养本位真实情境 多元评价深度学习 素养本位 O1 唯物史观 O2 家国情怀 O3 课程标准 了解和掌握“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知道“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通过课本图片和相关史实,了解香港和澳门回归的过程。 在“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引下,我国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了香港问题、澳门问题。通过这一史实,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理解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增强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 知道“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意义。 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 素养目标 真实情境 第一篇章:史遗留:弱肉强食千古恨 时空观念 问题探究 回忆中国历史,说说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 历史遗留问题 1842年《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 1860《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南部 1898《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新界 1842年英割占 1860年英割占 1898年英租借 香港问题由来 第一篇章:史遗留:弱肉强食千古恨 时空观念 问题探究 回忆中国历史,说说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 历史遗留问题 1553年 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 1557年 葡萄牙通过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在澳门的定居权 19世纪50、60年代 葡萄牙人先后侵占了氹仔岛和路环岛 1877年葡占 dàng 澳门问题由来 真实情境 真实情境 第一篇章:史遗留:弱肉强食千古恨 时空观念 问题探究 回忆中国历史,说说台湾问题的由来 历史遗留问题 台湾问题由来 台湾位于中国东南沿海西隔台湾海峡与大陆相望,由中国第一大岛台湾岛与兰屿、绿岛、钓鱼岛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组成,总面积共36013.73 km ,人口约2341万,超过70%集中在西部5大都会区,其中台北都会区最大。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台湾长期与祖国大陆分离。 想一想:结合所学知识,台湾问题由来的原因是什么? 内政问题 真实情境 第一篇章:史遗留:弱肉强食千古恨 寻求解决之道 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祖国大陆全体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结合台湾、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和现实的情况,如何实现国家统一、维护国家主权? 和平VS武力 真实情境 第二篇章:一国两制开新篇 历史解释 提出: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一国两制”构想 提出者 邓小平 提出时间 改革开放后 最初针对的问题 台湾问题 目的 维护祖国和平统一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地位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真实情境 第二篇章:一国两制开新篇 历史解释 阅读教材P65,找出一国两制的含义? 一国两制 一国 两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前提和基础) 大陆--社会主义制度, 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同时在这些设立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核心(目的): 祖国和平统一 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历史解释 一国两制提出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真实情境 第二篇章:一国两制开新篇 史料实证 材料一: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习近平 材料二: “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特色,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对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处理,就是‘一国两制’。”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能够行得通的。这件事情会在国际上引起很好的反应,而且为世界各国提供国家间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一个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