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22171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节第1课时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学案

日期:2025-04-03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4次 大小:6569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规律,变化,周期性,质的,素性
  • cover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第1课时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学习目标] 1.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认识元素周期律并理解其实质。 2.会设计实验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会比较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强弱,促进“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任务一 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的变化 1.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 (1)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现由1个到8个的周期性变化。 (2)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现逐渐减小的周期性变化。 提醒: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指同一周期第ⅠA族~第ⅦA族之间的变化规律,不包括稀有气体元素。 [交流研讨] 为什么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会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逐渐减小呢? 提示: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增强,故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2.元素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价呈现由+1→+7(O和F无最高正价),最低负价呈现由ⅣA族的-4价逐渐升高至ⅦA族的-1价的周期性变化。 主族元素主要化合价的确定方法 1.最高正价=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O、F除外)。 2.最低负价=最高正价-8(H、O、F除外)。 3.H的最高价为+1,最低价为-1;O无最高正价;F无正化合价。   1.正误判断,错误的说明原因。 (1)第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最高正价从+1递增到+7: _____。 (2)除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外,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氢元素: _____。 (3)主族元素的最低负价等于其族序数-8:_____。 答案:(1)错误。O无最高正价,F无正化合价 (2)正确 (3)错误。H元素不符合 2.X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3XO4,则它对应的气态氢化物为(  ) A.HX B.H2X C.XH4 D.XH3 答案:D 解析:X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3XO4,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之和为0,则X的最高价为+5价,最低价为-3价,X对应的气态氢化物为XH3。 3.试比较下列微粒的半径大小(填“>”、“<”或“=”)。 (1)Mg _____Ca _____ K; (2)P _____S _____ Cl; (3)Fe3+_____Fe2+_____Fe; (4)S2-_____Cl-_____Na+_____Mg2+。 答案:(1)< < (2)> > (3)< < (4)> > > “三看法”比较微粒半径的大小 一看层,层多径大; 二看核,层同核多径小; 三看电子,层同核同电子多径大,如Cl->Cl、Fe2+>Fe3+。   任务二 同周期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探究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1.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交流研讨1] 预测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第三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同,由左向右核电荷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失电子的能力依次减弱,得电子的能力依次增强,它们的金属性依次减弱,非金属性依次增强。 【实验探究】 (1)Na、Mg元素金属性强弱比较 原理 金属与水反应置换出H2的难易程度 操作 现象 镁条表面附着少量气泡 有气泡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化学反应 — Mg+2H2O===Mg(OH)2+H2↑ 结论 Na与水反应置换H2比Mg容易,金属性:Na>Mg (2)Mg、Al元素金属性强弱比较 已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原理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物质 Al(OH)3 Mg(OH)2 操作 现象 A中沉淀溶解,B中沉淀溶解 C中沉淀溶解,D中沉淀不溶解 右右右续表 试管中的离子方程式 A:Al(OH)3+3H+===Al3++3H2O; B:Al(OH)3+OH-===[Al(OH)4]- C:Mg(OH)2+2H+===Mg2++2H2O; D:不反应 结论 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其碱性弱于Mg(OH)2(中强碱),更弱于NaOH(强碱),则金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