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积累与运用 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xiè dài。①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wān yán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②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词语。 xiè dài wān yán 懈怠 蜿蜒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语段的中心句是“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 B.“奇形怪状”“熠熠烁烁”都是并列短语。 C.画线句①中的顿号使用不正确,应改为逗号。 D.画线句②的主干是“我蜷卧发下”。 【解析】D项,该句的主干是“我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作补语。 2.为下面文段中甲、乙、丙三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甲】正像《长江之歌》歌词中唱到的,长江的正源是如此波澜壮阔的冰川河。要说长度的话,沱沱河就是江源河流的冠军,它发源在唐古拉山山脉主峰,怀抱着两条巨大的冰川,流入青海省境内的通天河。通天河,藏族同胞叫它“珠曲”,意思是通天河的水是奶牛的水,多么美好的名字。正是这滔滔东去的奶牛之水,滋润着中华大地【乙】正是这奔腾不息的奶牛之水,养育着千古风流【丙】 A.……”;! B.。”。。 C.……”。! D.”。,。 3.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C ) 富春江昔日为杭州至严州、金华的通航要道,船至桐庐七里泷,因滩多流急,航行需借风力或人工拉纤而行。 如今,因富春江水库的修建,这一带水深江阔,碧波粼粼,两岸群峰壁立。当地在此开发了“七里扬帆”的旅游项目。一叶扁舟,点点白帆,穿行在如诗如画的江面上,还有谁人不陶醉! ①古语说“七里滩头,有风七里,无风七十里”,“七里扬帆”由此得名。 ②旧时舟楫经过都要在钓台下游等候东风。 ③倘若无风,得靠人工拉纤,显得路途遥远,仿佛七十里。 ④东风一起,千帆竞发,艄公号子响彻云霄,长滩瞬息可过,仿佛仅七里。 A.①④③② B.①②④③ C.②④③① D.②③①④ 【解析】结合上文“航行需借风力或人工拉纤而行”一句可知,下文要讲述航行需借风力,因此②为首句,④句紧承②句,介绍有风时的航行情况,③句紧承④句说无风的情况,要靠人工拉纤,①句总结前几句。排序为②④③①。故选C。 @对接中考 ◇文化积累 马丽华,女,山东济南人。著有长篇报告文学《青藏苍茫———青藏高原科学考察50年》,散文集《追你到高原》《终极风景》,长篇纪实随笔《藏北游历》等。 ◇结构图示 ◇文章主旨 本文记述了作者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览的经历。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欣赏着各拉丹冬,展现了它的雄奇、壮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神奇伟力的赞美,同时展现了自己探寻大自然的坚强毅力。 ◇考点链接 记叙文阅读———考点:记叙顺序(插叙) 特点:由于表达方式、情节的需要,暂时中断主线的叙述,而插入有关的事情或片段,以使读者对后面叙述的内容有更全面的了解,插叙后再接着主线继续叙述。(插叙与顺叙的内容不在一条线上,至少有两个故事) 作用:①写出了……内容(概括内容);②交代了……的原因;③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或埋伏笔;④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⑤丰富人物形象;⑥突出文章主题;⑦使文章结构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